明月湖發力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 3家單位獲“揭榜挂帥”立項

具身智能機器人(Embodied AI Robot)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學的交叉產物,強調智能體通過物理身體(如機械臂、人形軀體、輪式底盤等)與環境實時交互,形成“感知-行動”閉環。5月13日,記者從兩江協同創新區—明月湖獲悉,明月湖多家機構及企業已經投入具身智能機器人研發。
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市經濟信息委公布我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揭榜挂帥”項目(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第一批)立項名單。在首批10個項目中,有3家單位來自明月湖。
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揭榜“面向工業高效三維感知的具身空間智能關鍵技術”項目,重慶中科搖櫓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搖櫓船”)、重慶博拉智算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博拉智算”)作為聯合單位分別參與揭榜“面向集成電路板封裝打包柔性生產環節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和“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與運營”項目。
據悉,“面向工業高效三維感知的具身空間智能關鍵技術”項目,將為工業機器人加裝一個超級“大腦”和一雙“慧眼”。“大腦”是具備三維環境編碼能力的空間智能大模型,結合思維鏈(CoT)機制,讓機器人快速理解場景並精准執行指令。“眼睛”是創新的智能傳感器調度算法,可以減少數據採集時間和計算復雜度,並生成全局最優觀測路徑。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下屬工業安全操作系統與無人裝備中心負責人曲明成教授介紹,該技術可應用於汽車零部件檢測、電子制造裝配等高價值場景,形成具備環境自主認知能力的智能體系統,將顯著提升智能制造的生產效率和安全性。
“面向集成電路板封裝打包柔性生產環節的具身智能機器人開發”項目,是10個獲批項目中唯一聚焦半導體制造環節的項目,旨在通過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解決傳統封裝流程中效率低、精度不足、靈活性差等問題,推動半導體制造智能化升級。從而為重慶智能終端、新能源汽車等支柱產業提供協同創新動力。
作為項目核心成員,中科搖櫓船將為項目研發提供技術賦能。中科搖櫓船創始人鄭道勤表示,通過該項目,將把在汽車領域幾經驗証的“光+AI”經驗和技術成功‘移植’到半導體封裝測試賽道,下一步還將積極拓展至水下勘測、醫療設備領域。
此外,博拉智算作為聯合單位揭榜的“具身智能開源社區建設與運營”項目,由國科開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牽頭,將整合智算算力平台等6類功能,形成覆蓋機器人研發全鏈條的開放生態。
兩江協同創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明月湖科研團隊和企業在具身智能因果推理、空間智能關鍵技術等方面有著較強研發實力和雄厚的技術儲備,隨著揭榜項目落地,依托兩江新區豐富多元的工業場景,明月湖將加快集聚具身智能產業鏈資源,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快速生成。(新重慶-重慶日報原創記者 申曉佳)
重慶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揭榜挂帥”項目
(具身智能機器人方向第一批)立項清單
單位:萬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