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渝北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啟動

5月16日,渝北區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以下簡稱“教聯體”)建設啟動儀式暨啟誠巴蜀2025教育沙龍在啟誠巴蜀小學舉行。渝北區將加快建立以學校為圓心、以區域為主體、以資源為紐帶的“教聯體”,形成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為教育強區建設協同聚能。
“教聯體”建設啟動儀式。渝北區啟誠巴蜀小學供圖
見成果:聯動共繪育人“同心圓”
何為“教聯體”?2024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旨在打通學校、家庭、社會育人資源,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網絡,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教育生態中實現有效覆蓋,“教聯體”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抓手。
“教聯體”關鍵在“聯”。據悉,一直以來渝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目前,全區依托“教聯體”建設,聯動教育、民政、婦聯、團委、公安等多個部門,建成社區家長學校,整合社會教育基地、文化場館等資源,實現了家校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責任共擔。
渝北區婦女聯合會以三個“聚焦”統籌家校社力量﹔渝北區民政局著力打造“北溫帶的陽光”未成年人保護品牌﹔渝北區人民檢察院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定期舉辦家庭教育指導講座……在“教聯體”理念引領下,渝北區各部門現場展示“教聯體”協同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為“教聯體”建設的推進提供創新樣本。
“渝北區各部門協同育人案例很有指導意義。各鎮街也應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整合區域教育資源,組建形成各自的‘教聯體’,在本區域內協同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展區中,渝北區悅來街道相關負責人談道。
看舉措:一盤棋共筑育人“教聯體”
“我們多主體破局共生,廣泛鏈接資源﹔我們多維度課程重塑,一起共創共建……”“教聯體”建設啟動儀式上,渝北區社區、教師、學生、家長代表共同誦讀《渝北教育同心圓:共建“教聯體”行動倡議》。
“‘教聯體’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創新實踐,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凝聚育人合力,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渝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薦華就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指出,要提高站位,下好統籌協調“一盤棋”﹔要整合資源,織密協同育人“一張網”﹔要注重實效,樹牢考核評價“一把尺”。
據悉,渝北區將成立由區委領導牽頭的工作小組,統籌全區“教聯體”建設,區教委牽頭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責任清單和專班推進機制,各鎮街同步成立工作小組。各鎮街將因地制宜制定“一域一策”實施方案,各學校形成“一校一品”協同育人特色。此外,還將建立科學評價體系及激勵機制,將資源輻射度、師生獲得感、家長滿意度作為核心指標,將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成效納入年度考核。
讀樣本:啟誠“讀懂兒童”行動路徑
“教聯體”建設啟動儀式后,啟誠巴蜀2025教育沙龍在西南大學教授、心理學部博士生導師、家庭教育研究專家劉衍玲主持下進行。
著名學者、原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指導組專家成尚榮帶來學術演講。他圍繞“構建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探索教聯體實踐路徑”主題,通過現場互動,以多維視角,讓這場沙龍成為有效開展“教聯體”的“方法論課堂”。
啟誠巴蜀小學校長團隊王冰、汪小紅、廖澤萍以新時代高質量教育生態為引,與家長代表、區教聯體合作單位(重慶大劇院藝術教育中心)代表蔣旖旎一同,為與會嘉賓開啟《讀懂兒童“教聯體”:創新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啟誠模式》主題匯報。通過案例展示、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實踐,展現學校在教聯體工作中的主導職能。為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協同育人提供了實踐指引,打破教育主體間的壁壘,凝聚教育合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育人網絡。
據悉,一直以來,啟誠巴蜀小學都在構建校家社共育生態中探索前行。學校聯合北京明遠教育書院、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打造家長成長攀登營,以活動助力家長學習﹔開發多元課程,構建“起承轉合”課程范式﹔通過“生涯規劃”中心,鏈接社會優質資源,向家長提供定制化的學情分析和學業規劃,為學生搭建展示平台。
啟誠巴蜀小學校長王靜表示,啟誠巴蜀小學將以先行校的探索經驗,為更多學校提供可借鑒的范式,助力全區形成“教育無圍牆、成長無邊界”的育人生態。(林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