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歇馬街道人大工委:“泥塑手作”引出“民主對話”

民主大講堂。歇馬街道供圖
5月14日,北碚區歇馬街道人大工委聯動晏陽初中學,組織歇馬代表組的區人大代表及部分議事代表,以“手作+共話+參與”的創新模式,讓民主教育從課本躍入現實,成為青少年可觸摸、可聆聽、可表達的民主實踐。
在泥塑社團,學生們用陶土精心打造著一個個投票箱。當人大代表舉起學生們制作的“投票箱”,一場關於“民主”的對話就此展開。
“今天你們用泥塑創作的投票箱不僅是藝術品,更是民主意識的載體。”
學生們完成作品后感嘆:“以前覺得投票箱只是工具,現在明白它的背后還有制度設計的匠心和承載著滿滿的民意,原來民主也有溫度和形狀。”
“人大代表是怎麼履職的呢?”
“我們中學生如何參與民主實踐?”
“我們的意見也能轉化為現實嗎?”
……
在晏陽初陳列館裡,游先慧代表的大講堂被實時投射的“彈幕”包圍。面對學生們的積極發問,游先慧代表亮出四件履職“法寶”:人大代表証、記錄著民意的筆記本、畫滿修改符號的草稿本、翻卷邊的《代表法》,用道具教學講述民主實踐的具象形態,一一為學生們解答心中的困惑。
“同學們,民主並非宏大敘事,而是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就像你們參與班委選舉、為班級管理建言、關注社會熱點並理性表達,都是民主精神的體現。”游先慧代表說道。代表的這番話立即引發熱烈討論,學生們爭先用校園事例論証“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微投射。
“同學們,相信大家對民主,對代表有了新的認識,那麼現在邀請大家也當一回‘小小人大代表’,一起來議一議校園裡的‘國家大事’。”隨即,游先慧代表向在場的30位學生發起了“校園主人翁”邀請。經過討論協商,9份“青春版”建議脫穎而出:
“我建議協調開通學校至公租房的通勤班車,解決我們的出行難題。”
“我建議關注並推動校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改善我們的學習環境。”……
學生們的一言一行充分體現了新時代新青年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代表思維的活力,代表們將一一記錄這些“青言青語”,整理提交后及時反饋辦理進展。
“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征,我們用他們的語言重構課堂——讓民主溫度和制度自信從‘指尖’傳到‘心間’。”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舒藝表示,歇馬街道人大工委將不斷突破傳統課堂邊界,構建“多方聯動+代際對話+制度賦能”的民主感知新場域,實現青春與民主的雙向奔赴。(歇馬街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