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動態

熱土——央企在重慶丨央地合作雙向奔赴 共繪現代化新重慶發展藍圖 

2025年05月20日09:00 |
小字號

截至今年2月,央企在渝子企業約1800戶、注冊資本金超過7400億元,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發展動能,攜手打造新時代央地合作新樣板,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壯闊藍圖。即日起,由重慶市經信委、市國資委聯合指導開展的“熱土——央企在重慶”主題系列宣傳啟幕,全面展示央地合作的引領性、標志性和共贏性成果,見証這一場雙向奔赴,共同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在重慶落地見效。

多重戰略疊加 央企加快布局重慶

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同時,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全面提速,加速構建“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構建完善“416”科技創新布局,一系列產業扶持、開放創新政策密集出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2024年重慶經濟增速5.7%,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2萬億元,展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在此背景下,中央企業紛紛加快在渝布局,推動形成多元化、高層次的產業新格局。

通信領域,中央通信企業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加快布局5G網絡、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助推重慶打造西部地區信息通信戰略樞紐。汽車領域,央企發揮產業引領優勢,推動重慶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深度轉型。得益於此,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汽車總產量達254.01萬輛,重回全國汽車產量領先行列。能源領域,央企積極強化電力供應保障,加速推進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布局,為區域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

今年2月,市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六區一高地”,對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體系構架再迭代、再升級,為央企深度參與重慶建設提供了更堅實支撐和廣闊舞台,來渝深化合作的央企名單再次被拉長,“央企+重慶”的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匯聚起強大合力。

央地融合創新 合作模式再添亮點

中央企業與重慶攜手合作,催生出一批引人注目的引領性、標志性和共贏性成果。

創新合作模式方面,央地股權合作取得突破。2024年1月,中交集團水利水電全國總部在重慶揭牌,重慶水投集團通過旗下兩家子公司股權參股,持股比例達25.02%。這種非傳統直投或並購的合作方式,為央企和地方國企攜手拓展業務提供了新思路,也填補了央企在渝業務版圖的關鍵一環。

能源領域同樣亮點紛呈:重慶武隆區與大唐集團合作的銀盤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成功簽約落地。該項目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重慶能源結構、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無論是城市功能設施還是綠色能源工程,這些項目的推進都體現出央企在渝建設的責任擔當和效率“加速度”。

金融賦能實體方面,中央金融類企業通過創新投融資為重慶發展注入活水。以中國信達為例,其累計在渝投資規模超過1100億元,並以市場化債轉股等方式積極幫助重慶企業紓困。近年來該機構投入50多億元,對本地環保、新能源等企業實施債轉股,累計盤活低效資產超過160億元。這一系列資金“輸血”和資源盤活舉措,不僅降低了企業財務風險,也有效推動了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

項目加速落地 同頻共振攜手共進

今年2月14日,深化中央企業與重慶市合作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和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座談會在北京舉行。45家中央企業與重慶市政府及地方國企代表齊聚一堂,現場集中簽約17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005億元。

其實,從2023年以來,重慶已多次赴京與中央企業會談,先后舉辦“央地攜手合作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共建現代化新重慶座談會”“支持重慶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助力現代化新重慶建設金融系統座談會”,與多家央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從資金、技術、資源三大維度精准發力,將央企的“硬實力”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加速度”。

央企真金白銀的投入為重慶未來發展投下“信任票”,促成了一批產業基地、技術研發、民生工程項目加速實施,央企與重慶的同頻共振,也為彼此帶來了“1+1>2”的耦合效應。

站在新的起點,央地合作前景更為廣闊。重慶近日面向央企發布了涵蓋產業協同、股權合作、資產盤活等領域的城市機會清單,再邀央企共享“時代紅利”、共繪發展藍圖。

可以預見,中央企業將繼續發揮“國家隊”優勢,與重慶攜手打造更多引領性、標志性合作成果,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熱土”之上,央地合作的精彩篇章正徐徐展開,未來可期!(馬春鵬、黎盛榮)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