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第三屆制造范式Ⅲ國際論壇在渝舉行

2025年05月21日10:24 |
小字號

5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制造范式Ⅲ國際論壇在重慶科學會堂舉行。本屆論壇把握全球制造業變革的戰略契機,聚焦“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技術”核心命題,為促進基礎和應用研究維度創新構建起一個更加系統、高效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

來自中國、愛爾蘭、英國、日本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華為等公司的業界專家近200人參加論壇,通過主旨報告、專題研討、技術參觀等多樣化形式,為重慶市前沿制造技術、高端數控裝備等重點產業注入創新動能,更通過展示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亦即原子級制造)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動該領域學科建設和成果轉化。

重慶理工大學校長劉小康主持論壇開幕式。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重慶理工大學校長劉小康主持論壇開幕式。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2012年首次提出制造發展的三個范式,即手工成形階段,機械化、電氣化和數字化階段,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階段,指出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是制造范式Ⅲ的底層技術支撐,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前沿研究領域。這種制造范式的轉變將制造創新的主戰場從“工藝微縮”轉向“原子重組”,使材料、信息、生物等領域的底層技術得以在原子尺度融合。

“本次國際論壇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全球制造業范式變革的務實行動。”開幕式上,重慶理工大學校長劉小康談到,期待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索原子制造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路徑,促進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共同譜寫創新發展新篇章。

“制造發展三個范式的核心是精度問題,而高水平精密測量技術和儀器制造能力是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必備條件。”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介紹,學校聚焦精密測量領域,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密位移測量科技創新策源地”為目標,建立了系統測量理論及全新方法體系。相關專利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合作成立國測時柵科技公司實現產業化,產品在數控機床、芯片制造、計量檢測等領域批量應用。期待大家借本次論壇以交流達成合作之花,以原子聚合制造之力,以科技引領產業之變,共同為制造范式變革賦能助力。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重慶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康騫致辭。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國際納米學會首任主席房豐洲在致辭中回顧了制造范式Ⅲ的理論發展歷程,並對未來制造發展提出展望。他指出,制造的本質是功能實現與性能保障的系統性轉化,范式Ⅲ以基礎理論革新為驅動,將重構高端制造、精密儀器等領域的產業格局,助力全球高端制造跨越式發展。

本屆論壇為期兩天,圍繞“超精密制造與測量”“微納制造與計量”“原子及近原子尺度的制造、表征和應用”等三個主題開展兩場主旨報告及20場特邀報告。

主旨報告環節,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Benny C.F.Cheung介紹了原子和接近原子尺度制造(ACSM)的發展趨勢,以及基於分子動力學模擬的能量場輔助拋光中結構演變和材料去除機制的原子和近原子尺度分析,為能量場輔助拋光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一些啟示。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王波闡述了掠入射光學元件在同步輻射光源、EUV、空間天文觀測和脈沖星導航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並表示我國針對Wolter-I型聚焦鏡的超精密制造和檢測開展研究,開發了完備的鎳電鑄復制工藝生產線裝備,具備超光滑模具的高效制造、電鑄應力控制、鍍膜結合力控制及脫模變形控制的能力,實現輕量化聚焦鏡鏡片的自主可控制造。

開幕式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開幕式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據了解,制造范式Ⅲ國際論壇是國際納米制造與測量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本屆論壇由國際納米制造學會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局、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指導,重慶理工大學承辦,有效促進國內外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之間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晏紅霞)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