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動態

江津塘河硐寨村:"小包裹"托起鄉村振興"大夢想"

2025年05月21日10:59 |
小字號

江津區塘河鎮硐寨村曾經因交通不便而發展滯后,近年來,駐村工作隊創新探索"郵運通"模式,讓"土貨"出山、"網貨"進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清晨,硐寨村村民李大娘剛打開院門,就看見網格員小周騎著電動車駛來。"王叔,您閨女寄的包裹到啦!"接過紙箱,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以前取快遞要跑鎮上,現在家門口就能收,閨女寄的降壓藥再不怕斷頓了!

在村中心的快遞服務站,黨員小蒲正麻利地分揀著包裹。"今天有10件進村,6件出村。"她指著幾個標簽的紙箱說,"這些都是村民網購的日用品。"旁邊幾個印著"硐寨土特產"的包裹格外醒目,"這些土蜂蜜、葛根粉要發往北京、上海,昨天直播剛接的單子。"

硐寨村的改變,始於駐村工作隊的一次次走訪。工作隊員吳明清記得,第一次入戶時,村民程大爺反映:“背著自家的土雞,走2個小時的路去鎮上趕集,運氣不好,沒有賣完的話,又得走2個小時背回來。”

原來,因為沒有村級快遞服務網點,村民到鎮上寄取件平均往返需1小時,土特產物流成本佔到售價30%以上。"必須打通'最后一公裡'!"工作隊與村黨總支決定打造"快遞進村"綜合服務體系。

在重慶市郵政管理局六分局支持下,村裡騰出集體門市,引進順豐等9家快遞企業。黨員帶頭組建服務隊,網格員變身"快遞小哥",土特產物流成本直降50%。"現在寄一箱雞蛋比過去省15元。"養殖戶陳大嬸算著賬,臉上笑開了花。

"家人們看過來,這是我們高山放養的土雞!"傍晚,90后村民小古正在直播間賣力吆喝。鏡頭前,金黃的雞湯翻滾著熱氣,觀看人數不斷攀升。這場2小時的直播,帶來了近30筆訂單。

駐村第一書記延羽豐介紹,通過和江津區郵政合作,依托江津區郵政成熟的電商直播平台,開展主播"老帶新"培訓,村裡已培養3名本土主播,帶動電商銷售額突破6萬元。更可喜的是,2名在外打工的年輕人看到發展前景,主動返鄉加入直播團隊。

快遞服務站不僅是物流節點,更成了便民中心。這裡整合了金融、通信、供銷等服務,村民既能繳話費、取養老金,還能通過電子屏查看農產品行情。

"上月我們幫村民代銷土雞300多隻,戶均增收800元。"駐村隊員刁勝倫指著電腦上的銷售統計圖說。數據顯示,服務中心運營半年來,村集體增收超2萬元,創造就業崗位2個。

“在硐寨村,我們看到了"快遞進村"帶來的乘數效應:物流暢通了產業,產業吸引了人才,人才激活了鄉村。這種以黨建為引領、以需求為導向的微創新,正是鄉村振興需要的務實之舉。”塘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程雅琦、吳明清)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