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啟幕

5月21日下午,隨著舞台劇《科技點亮未來》的音樂響起,2025年大渡口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全國科技活動周主題活動暨大渡口區第二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拉開了帷幕。此次活動以“矢志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為主題,旨在凝聚全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為建設“尚義大渡口、宜居宜業城”貢獻力量。
為2025大渡口科創之星進行頒獎。任峰攝
為了進一步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現場為10位來自大渡口區各個中小學的2025大渡口科創之星進行了頒獎。他們熱愛探索、熱愛創造,用奇思妙想改變世界,成為點亮未來的科技棟梁。
來自大渡口區鈺鑫小學校六年級的李子墨說:“我喜歡3D建模、無人機和編程,程序設計教我用邏輯編織夢想,3D建模讓我的夢想有了形狀。”“我熱愛科學技術,對科技創新充滿向往,希望未來,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和創新思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來自重慶市第九十五初級中學校學生楊子涵說。
近年來,大渡口區緊扣全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和“416”科技創新布局,突出“四鏈”融合“四側”協同,加快培育大數據智能化、大健康生物醫藥、新材料、生態環保、汽摩配套、重慶小面六大產業。其中,也涌現出一群默默耕耘、勇於創新的科技工作者。
為2025年大渡口區科技工作先進人物進行頒獎。任峰攝
活動現場為8位2025年大渡口區科技工作先進人物進行了頒獎。他們來自醫療、新材料產業、食品產業、環保等領域,他們默默耕耘、勇於創新,以平凡之軀,立非凡之志,成為大家的榜樣。
小面是重慶市民離不開的美食,在宣講中,重慶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如銀就為大家講述了他們公司是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助推重慶小面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從原料、工藝、設備、環境等方面對重慶小面專用面進行系統性優化。在原料篩選上,通過上百次實驗測試了60多種面粉,重新制定了《重慶小面專用面配方》,研發的重慶小面專用面,水分含量控制在23%左右,保質期達6-8個月,既保留了鮮濕面的口感,又解決了傳統干面煮制時間長、口感差的問題。”劉如銀介紹。“我們作為主要起草人之一制定了《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DB50/T1296-2022)》,使公司成為重慶首家獲得“重慶小面”食品生產許可証的企業。”
活動向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重慶市大渡口區西辰小學校授予大渡口區科普學校稱號﹔並為大渡口區第三屆青少年機器人大賽一等獎獲獎學生進行了頒獎。
大渡口區第二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甘俠義攝
當天,還舉行了大渡口區第二屆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據了解,目前大渡口區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位居全市前列。大渡口區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總體目標,舉辦公民科學素質大賽,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識度的科普活動品牌,為推動大渡口高質量發展,開創“興業興城、強區富民”嶄新局面貢獻更多科技的力量。(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傳承2025”重慶行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啟動
- 人民網重慶5月21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5月20日,重慶市科學家精神宣講周——“傳承2025”重慶行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拉開序幕。錢學森之子錢永剛、鄧稼先妻侄許進、黃緯祿之女黃道群、黃旭華之女黃峻、蘇步青之孫蘇泉、黃大年同事好友任波共6位中國科學家精神宣講報告團成員來到重慶,奔赴各大中小學和機關單位,開展18場宣講報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