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動態

熱土——央企在重慶︱重慶電信:夯實數字底座 以科技實干融入重慶發展大局

2025年05月22日12:15 |
小字號

截至今年2月,央企在渝子企業約1800戶、注冊資本金超過7400億元,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注入發展動能,攜手打造新時代央地合作新樣板,繪就高質量發展的壯闊藍圖。近日,由重慶市經信委、市國資委聯合指導開展“熱土——央企在重慶”主題系列宣傳,全面展示央地合作的引領性、標志性和共贏性成果,見証這一場雙向奔赴,共同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在重慶落地見效。

作為重慶市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化發展的中堅力量,中國電信重慶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電信”)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堅決履行建設網絡強國、科技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使命責任,積極投身“數字重慶”建設,在通信網絡、雲網算力、智慧應用等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

從數字基礎設施到智慧應用落地,從賦能產業升級到助推民生改善和鄉村振興,重慶電信在巴渝大地書寫著央企深耕地方發展的生動實踐,為重慶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添“翼”。

夯實數字底座 新質生產力筑牢山城發展基石

此前,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信表示將聚焦主責主業、發揮自身優勢,把重慶作為重要戰略支點,深度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數字重慶、算力網絡樞紐節點等建設,高質量落實好協議事項,吸引帶動更多產業項目和數字人才集聚,助力重慶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

一直以來,重慶電信始終堅持將自身發展融入重慶經濟社會大局,並積極落實協議精神,目前已建成5G基站5.8萬座,千兆光纖網絡覆蓋超1000萬戶家庭,城域網出口帶寬提升至15Tbps。“高速泛在、天地一體、雲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正在蓬勃興起。此外,公司還率先部署5G-A網絡,在人流密集區域引入更高速、更穩定的移動網絡技術,為個人和行業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移動網絡體驗。

在雲網算力方面,作為本地數字化建設主力軍,重慶電信深度服務“東數西算”工程,為重慶數字經濟發展筑牢算力底座,基於天翼雲重慶智算中心460PFLOPS的算力矩陣,構建起支撐長江經濟帶數字化轉型的智能底座,通過異構算力智能調度引擎,率先實現國產化芯片與多元架構的深度適配,加速推進雲網融合的智能升級,打造“雲智一體”的算力基礎設施,依托全國首批通過中國信通院雲+智算MSP卓越級認証的專業屬地化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助力千行百業“上雲用數賦智”,推動本地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打造重慶數字化轉型新引擎,為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在西部地區的戰略落地提供澎湃動能,彰顯了國家雲在建設數字中國進程中的使命擔當。

天翼雲重慶智算中心。重慶電信供圖

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根基。更高速穩定的網絡、更強大的算力中心,都是重慶電信緊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數字重慶”戰略部署,積極參與新興產業布局和重點項目建設,不斷加大在渝投資,在通信網絡等領域深耕細作,為區域協同發展提供信息通信保障的有效實踐。

隨著雲網融合與智能算力能力的提升,這座“雲端引擎”正推動著重慶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創新發展。

賦能產業發展 5G+點亮智慧工廠

堅實的數字底座,為產業升級提供智能“引擎”。

在兩江新區,重慶電信為某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打造“5G+智能工廠”,實現了廠區5G網絡的全覆蓋,10ms低時延、百微秒級低抖動、99.99%高可靠確定性網絡服務,高效支撐了生產數據的穩定傳輸,聯網設備300台以上,生產效率提升25%,AI質檢效率提升20%,良品率達到98%以上,誤判率低於0.01%……通過部署5G專網,減少硬線路傳輸的隱藏風險,從根本上杜絕因干擾、丟包造成的設備“斷聯”問題,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用“5G+工業互聯網”技術提升生產效能。重慶電信供圖

在“5G+工業互聯網”加速融入制造領域的同時,重慶電信還建設了“萬兆工廠”樣板,依托50G PON打造全光網絡底座,生產端口實現萬兆光纖直連,數據傳輸速率達10Gbps,構建“零時差”智能制造體系。質檢環節引入8K超高清攝像頭,結合雲端AI,檢測精度提升40%,缺陷識別效率提升3倍,良品率突破99.8%﹔裝配環節中,工業機器人協作精度提升至0.1毫米﹔大數據驅動下的設備運維系統將停機風險降至趨近於零,生產誤差率由10%降至2%。全光網絡還顯著降低網絡能耗40%,綜合運維成本下降35%,實現綠色高效的制造升級。

當前,“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正在重慶汽摩、電子、裝備制造等行業加速落地,重慶電信已打造出一批示范應用,幫助眾多企業邁向智能制造時代。

助力城市治理 智慧應用提升便民服務

除產業外,重慶電信的5G、AI、大數據等技術更深入應用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務的智慧化的進程中,助力提升政府服務效能和市民生活品質。

在數字政務方面,重慶電信發揮技術優勢,與市醫療保障局聯合推出智慧醫保智能審核和大數據分析平台,提升醫保服務的效率和精准度﹔依托雲網數智一體化能力,重慶電信為政府部門和各領域提供綜合數字解決方案,為全市各個層面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

與此同時,在數字法治方面,重慶電信還協助將巡回法庭“搬”上5G專網車。借助高速低時延的5G網絡切片,這款“車載便民法庭”開進了全市所有鄉鎮,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參與遠程庭審。

車載便民法庭。重慶電信供圖

在基層治理方面,重慶電信在高新區虎溪街道進行了鎮街治理中心的建設,利用基層智治平台整合轄區海量攝像頭資源,結合自主研發的AI算法,對電動車違規停放、垃圾滿溢等問題進行智能預警和自動派單,推動治理模式由“人工巡查”向“智能管控”轉變。

虎溪街道一體化治理智治平台。重慶電信供圖

在九龍坡區民主村社區,重慶電信聯合當地打造“雲上民主村”數字平台,集成攝像頭、路燈、垃圾站等社區設備統一管理,並提供志願服務、房屋租賃、報事報修等30余項社區服務功能。居民通過手機即可查詢空氣質量、停車位等信息,游客也能了解社區歷史文化。

不僅如此,為優化城市通信環境,重慶電信還牽頭開展“飛線下地”專項行動,將老舊社區雜亂無序的通信線纜遷入地下,消除安全和視覺隱患,讓居民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部分區域改造前后對比照片。重慶電信供圖

重慶電信還在全市建成“愛心翼站”2191家,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休息補給、手機充電、防詐騙提醒等暖心服務,並定期舉辦智能手機教學和反詐宣傳等活動。通過這些舉措,重慶電信努力縮小“數字鴻溝”,讓數字化發展成果惠及全民。

反詐科普活動現場。重慶電信供圖

促進鄉村振興 數字技術繪新農村藍圖

轉眼廣袤鄉村,田間地裡、農家鄉間同樣因數字技術的融入而煥發新生機。

重慶電信打造的數字鄉村平台、鄉鎮電視、渝戶通、視頻監控雲平台等應用已覆蓋全市800余個鄉鎮,服務農村家庭200多萬戶,有效賦能基層治理和農民生活。

2025年正值普遍服務十周年,2015年至今,重慶電信先后承擔七批電信普遍服務任務,累計投入資金3.77億元,在重慶22個區縣的418個行政村建成普服基站916座,新增光纖寬帶覆蓋行政村45個。這些舉措打通了偏遠山區的通信盲區,惠及約6.5萬農村人口,為“互聯網+農業”發展鋪就了暢通的信息高速公路。

重慶城口縣河魚鄉畜牧村5G基站開通。重慶電信供圖

智慧農業方面,重慶電信在榮昌區大型生豬養殖基地部署AI視頻分析系統,養殖戶實時掌握生豬存欄、防疫等信息﹔在巴南區二聖鎮的糧油生產基地融合5G、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建成“空天地一體”的智慧農業系統,實現對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數據監測和生產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在渝北區興隆鎮建設智慧種苗工廠,通過全自動播種流水線和智能水肥系統,實現全年全季節育苗,育苗效率比傳統方式提高數十倍。數字技術為傳統農業插上智慧翅膀,幫助農業提質增效,給鄉村帶來了新活力。

智慧糧油基地。重慶電信供圖

扎根鄉村、服務“三農”,重慶電信眾多員工用實際行動詮釋央企的責任擔當。

重慶電信派駐城口縣咸宜鎮中六村工作隊,幫扶中六村因地制宜發展山地雞養殖、茶葉種植等特色產業,建立“企業+合作社+農戶”養殖基地。近兩年,累計發展山地雞18萬羽,覆蓋中六村大多數農戶及周邊7村30余戶,累計銷售收入1800萬元﹔帶動就近就業300余人,本地村民戶均增收1.2萬元,人均收入提升16.7%﹔通過收購提成、消費幫扶提成、土地租金等措施,2024年,中六村集體經濟組織實現淨收益11萬元,分紅覆蓋324戶1221人,每股分紅金額由50元提升至90元,增幅達80%。原本信息閉塞的山村逐步接入數字化平台,農產品銷往更廣闊的市場,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中六村的蝶變,是重慶電信持續推進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縮影,也折射出央企深度融入重慶發展大局的務實行動。

長期以來,重慶電信堅持以數字化為抓手,從城市到鄉村,以智慧網絡鋪就高質量發展之路,以科技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以服務民生體現央企擔當,在推動重慶經濟社會全面轉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展望未來,重慶電信將堅持創新驅動,深化“雲改數轉”戰略,聚焦算力、雲網、安全等重點領域,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轉型,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數字重慶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馬春鵬、王雨蘅、周序)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