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進大學實驗室 體驗“一日藥學家”

5月25日,西南大學藥學院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小藥學家·逐夢前行”科普活動。
200名身著實驗服的小學生化身“小藥學家”,在藥學院實驗室中操作顯微鏡、研缽、量筒等專業儀器,體驗了12項趣味科學實驗,探索藥物制劑、植物細胞的顯微結構、DNA提取等藥學奧秘。
活動現場。秦廷富攝
現場,孩子們在志願者的引導下開啟了一場充滿驚喜的“藥學探秘之旅”。在“植物也瘋狂動感實驗室”中,孩子們通過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現象,當細胞在鹽水中逐漸收縮時,小朋友不斷發出驚嘆聲。在“紫草油變形記”環節,孩子們將紫草油與凝膠結合,制作出能舒緩蚊虫叮咬的“紅珍珠”。
活動現場。秦廷富攝
據悉,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兒童設計了差異化的實驗內容。低年級學生更注重感官體驗,例如在“中藥扇子DIY”展台,孩子們用彩筆在扇面上繪制蒲公英、薄荷等中藥圖案,邊畫邊聽志願者講解藥材功效﹔高年級學生則接觸了更具邏輯性的內容,如“飲料魔法科學解秘”實驗中,他們通過分析配料表、調配果汁濃度,直觀了解了食品添加劑的科學應用。
“我們希望孩子們在動手過程中建立健康意識。”活動負責人表示。在“DIY艾草薄荷膏”實驗區,孩子們將艾草、薄荷與蜂蠟混合加熱,親手制成驅蚊止痒的薄荷膏。一位家長在活動后感慨:“孩子回家后主動說‘飲料不能多喝’,還教我們看配料表,這樣的實踐教育比課堂說教更有效。”
本次活動不僅展現了傳統藥學的魅力,還融入了前沿科技元素。在“水的秘密旅程”實驗中,孩子們通過虛擬仿真技術,觀察了水體從地表到自來水廠的全流程淨化﹔而“天平魔法屋”則將藥材稱量與趣味游戲結合,讓孩子們在競賽中掌握精准測量的技巧。
活動現場。秦廷富攝
“未來的科普將向智能化、沉浸式方向發展,我們正在建設藥學科普實驗庫,融入化學、生物、物理等多學科知識,引導孩子形成‘假設——實驗——結論’的科學思維閉環。”西南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陳敏介紹,未來“小小藥學家”將結合科技發展趨勢,向智能化、沉浸式、多學科融合的方向發展。著重藥學科普實驗庫建設,持續開發與時俱進的科普實驗。在開展過程中,融入跨學科知識,結合化學、生物、物理等多領域內容,引導兒童提出假設、實驗驗証、總結結論,形成科學研究閉環。(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