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稅務:104場民法典宣傳活動 護企惠民促發展

今年5月,在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期間,重慶稅務部門緊扣“渝尚法·賦能強企”主題,通過組織公職律師進企業,跨部門協同普法進商圈、進社區、進校園以及多形式網絡普法等方式,開展104場民法典宣傳活動,向廣大市民、企業代表普及民法典和稅法知識,助力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推動民法典和稅法知識融入百姓生活。
開州區稅務局開展“典惠民生·稅約而至”公職律師進企業活動,面對面解答企業合規難題。趙詩琦攝
稅務公職律師進企業 法治護航合規發展
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在民法典與稅法框架下擔任關鍵角色。今年民法典宣傳月期間,重慶稅務部門組織公職律師團隊走進多家重點企業,立足企業實際需求,結合民法典合同編等核心條款,為企業高管和員工解讀民法典中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條款,幫助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助力合規經營發展。
“在民法典的角度上看,民間借貸出借人有權從借款人處獲取借款利息,但從稅務處理的角度考慮,將資金貸與他人使用而獲得利息收入的業務活動,應按照‘貸款服務’繳納增值稅。”近日,梁平區稅務局聯合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開展法治沙龍活動,公職律師團隊依托真實案例,以“民法+稅法”融合視角,為20余名企業、行業協會代表講解合同簽訂與履約、知識產權保護、稅務合規管理等企業重點關注的涉稅法律問題,現場共解答17個涉稅疑難問題,幫助企業及時規避涉稅法律風險。
豐都縣稅務局聯合多部門共同開展宣講活動。圖為豐都縣稅務人員講解民法典和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稅法知識。張凌雲攝
准確適用稅費優惠政策為經營主體合規發展保駕護航。近日,重慶市稅務局發布《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摘要》,通過歸集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稅費優惠政策,為制造業企業准確適用相關稅費優惠政策提供便利,助力制造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按照最新政策規定,企業在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可按規定選擇採取加速折舊方法。”武隆區稅務局組織公職律師團隊走訪轄區內8家重點制造業民營企業,為企業高管和員工解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專用設備改造投入稅費抵免等最新稅費優惠政策,現場發放《制造業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指南》,幫助企業精准享受。
“稅務部門上門講得很清楚。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我們公司今年預計可稅前扣除超600萬元。”重慶罡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吳敏表示。
據統計,民法典宣傳月期間,重慶稅務部門累計開展進企業主題宣講活動53場,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解答涉稅疑問470余條。
進商圈、進社區、進校園 部門協同普法惠及萬家
“簽合同時要注意哪些條款?個體工商戶享有哪些稅收優惠?個稅app上有不認識的企業給我申報收入怎麼辦?”近日,綦江區稅務局聯合區司法局、區普法辦等部門,走進紅星廣場商圈,為商圈企業、商戶及市民普及民法典、稅法知識,增強群眾法治觀念和稅法遵從度。
石柱縣稅務人員為市民講解稅法相關知識。劉虹玥攝
面向廣大市民開展普法宣傳是民法典宣傳月的重要內容之一。重慶稅務部門攜手多部門走進商圈、社區、學校宣講民法典與稅法知識,不斷擴大民法典和稅法的公眾知曉度、遵從度,營造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涪陵區稅務局聯合區司法局、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在崇義街道荔枝園社區,結合民法典及相關稅法,對周邊商販和社區群眾講解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等涉稅業務辦理流程,手把手輔導操作20余人次,解答個人信息被冒用申訴等涉稅咨詢30余人次﹔沙坪壩區稅務局聯合新立社區、區司法局開展普法咨詢活動,梳理出10余個老百姓關注度較高的法律典型案例,通過“案例講解+法條分析”的形式,將“法言法語”轉換為通俗易懂的“家長裡短”,深入淺出地向居民開展普法案例宣講。
稅務總局駐重慶特派辦和渝中區稅務局工作人員在嘉西村主題社區為市民介紹民法典相關內容。徐佑君攝
5月正值大學生求職旺季,重慶稅務部門聚焦大學應屆畢業生需求,將民法典宣傳嵌入招聘場景,為大學生求職創業筑牢法治“防護網”。
雙選會現場,永川區稅務局普法團隊為畢業生答疑解惑,宣傳政策。馬艷波攝
永川區稅務局聯合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學生就業創業中心,將普法咨詢台搬進重慶文理學院春季雙選會現場,用“陰陽合同”“空白協議”等真實案例解析簽約風險,提醒學生警惕“霸王條款”“試用期陷阱”等問題,幫助畢業生樹立維權意識。
“兩部門將法律知識、優惠政策和畢業生實際需求緊密結合,既解決畢業生實際困惑,又筑牢其法律意識。”重慶文理學院招生就業處高處長表示。
據統計,民法典宣傳月期間,重慶稅務部門在商圈、社區、學校開展宣傳活動40場,覆蓋群眾3萬余人。
短視頻+直播課堂 拓展普法覆蓋面
重慶稅務系統聯合司法、法院、公安等部門構建“線上+線下”多維度普法矩陣。除了線下進企業、進商圈、進社區普法宣傳外,線上還通過專題直播課堂、新媒體互動產品、電子屏媒介投放等形式,開展“沉浸式”普法活動,推動民法典與稅法知識精准觸達廣大經營主體和市民。
圖為兩江新區稅務局、兩江新區司法局工作人員在直播中答疑解惑。重慶稅務供圖
“民法典物權編規定,不動產登記由不動產所在地的登記機構辦理……而購入不動產時,則需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5月28日,重慶市稅務局與重慶市司法局聯合開展“民法典護航創業路”專題直播,來自高新區稅務局與高新區綜合執法局的公職律師通過講述創業者“小張”的全周期成長故事,以案例剖析、政策對比、互動問答等方式深度解讀房產交易涉稅政策、股權轉讓等實務場景,幫助創業者厘清“法稅邊界”,走穩走好創業路。
短視頻以其喜聞樂見的形式成為普法宣傳的“前沿陣地”。重慶市稅務局依托視頻號平台推出“民法典中的稅收”系列新媒體產品,打造“情景劇+民稅雙法解讀”沉浸式普法場景,以租房糾紛、商品“免費試用”詐騙等日常生活場景切入,從民法與稅法雙維度解析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風險,讓法律知識與日常經驗相融合,幫助大眾厘清法律關系,掌握維權要點。
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推動民法典與稅收普法宣傳深度融合,不斷創新普法宣傳模式,擴大普法宣傳覆蓋面,提升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納稅意識,為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稅收營商環境貢獻力量。(劉興宇)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美建校85周年 累計培養6萬余名藝術人才
- 人民網5月26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6日,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該校虎溪校區學術交流中心舉行,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作主旨報告,他介紹,85年來,川美培養了6萬余名藝術專門人才,成就了眾多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名作。 “葉毓山、羅中立、龐茂琨、何多苓、周春芽、高小華、張曉剛等一批批藝術名師大家在這裡成長。…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