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人來了︱渝中區發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

“遇到哪些問題可以向涉法涉訴熱線進行反映?”“公安機關能不能幫企業開展一些相關知識的培訓……”5月28 日下午,“發言人來了——渝中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發布活動在化龍橋企業天地舉行。
渝中區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優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今年5月初,該區印發了《渝中區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條措施》(以下簡稱:二十條措施)。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經濟越發展,越離不開法治。”活動現場,渝中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蔚傳忠介紹,“二十條措施”的出台,以法治架起“防護網”,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以法治托起“公平秤”,有力規范行政執法、推動公正司法﹔以法治劃出“邊界線”,有效提升各類經營主體的誠信和守法意識。全區政法系統將充分發揮法治護航作用,用心、用力、用情推動“二十條措施”落地見效,以政法和企業雙向互動推動全方位、多角度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發布活動現場。活動方供圖
如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讓廣大企業在渝中區安心發展?隨后,來自渝中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的5位“發言人”面對面和大家進行交流分享。
渝中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段陳緬從提升服務質效、強化公正執法、深化權益保障、創新法商融合等方面介紹了“二十條措施”的相關內容。其中,在進一步暢通訴求直通渠道方面,渝中區探索建立了“渝中企業涉法涉訴熱線63765286”,依托常態活動和各類平台,全量接收區內企業涉法訴求,建立訴求“收集—研判—交辦—反饋”閉環機制,確保企業訴求“件件有回音”。
“法院有哪些措施能助力企業立案更快更輕鬆?”渝中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杜麗介紹,渝中區人民法院積極開展“一件事一次辦”便民訴訟服務,以訴訟服務接待窗口“一窗通辦”為抓手,帶動訴訟服務大廳“一站通辦”,12368熱線“一號通辦”,網上訴訟服務“一網通辦”,車載便民法庭“一車通辦”,通過這些舉措全面提升服務質效,切實增強企業司法獲得感。同時,深化“經緯雲端小馬”等便民利民舉措,做優做實“渝中區訴調對接·速裁中心”、車載便民法庭等。
渝中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朱志榮從保護、監督、服務等方面介紹了人民檢察院護航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其中,渝中區人民檢察院開通了“12309”綠色通道,對涉企案件一律進行標識,實現對涉企案件的快速識別,通過“一站受理”“一鍵流轉”的方式加快案件流轉,專人專辦,對涉企案件進行全流程追蹤監控。
“2024年以來,成功破獲蘇某合同詐騙案等重點案件24起,為企業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002萬余元。”渝中區公安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立國介紹,接下來將通過嚴打涉企領域犯罪、推進涉企挂案化解、全力開展追贓挽損、嚴格規范涉企執法等方面落實“二十條措施”的相關內容,最大限度護航企業生產經營高速發展。
針對“涉企行政執法需要進行掃碼”“重慶中央法務區建設以后將給企業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便利?”等問題,渝中區司法局副局長高振新詳細介紹了推進西部金融中央法務區(重慶中央法務區)建設、“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民營企業法治體檢工作等情況。
接下來,渝中區政法機關將持續推動“二十條措施”的落地見效,給廣大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強的保障,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任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美建校85周年 累計培養6萬余名藝術人才
- 人民網5月26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26日,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在該校虎溪校區學術交流中心舉行,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作主旨報告,他介紹,85年來,川美培養了6萬余名藝術專門人才,成就了眾多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名作。 “葉毓山、羅中立、龐茂琨、何多苓、周春芽、高小華、張曉剛等一批批藝術名師大家在這裡成長。…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