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高等院校美術學報年會在川美召開

5月30日,2025全國高等院校美術學報年會暨美術與設計預印本平台發布會召開。來自全國高等美術院校、藝術院校的18家學報,與藝術學科發展息息相關的美術、書法、設計類等13家專業期刊、集刊相關代表齊聚四川美術學院,共同探索“開放科學”視域下的新型藝術研究與傳播范式。
本次大會作為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聚焦學術期刊質量建設的理念與實踐、高校學報與學科建設協同發展、數智傳播的技術創新與范式轉型等學術前沿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助力藝術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
開幕式現場。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高校學報、專業期刊和藝術媒體,不僅是當代美術的見証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也是促進學術生產和鑄就學術生態的重要力量。
開幕式上,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表示,本次會議有三重使命:重啟全國高等院校美術學報年會,恢復專業期刊、藝術媒體之間的常態化交流機制﹔推進美術與設計預印本平台建設﹔強化共同體意識,構建學術刊物協同發展矩陣,形成智慧共享與路徑共建的行業生態。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致辭。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所謂預印本,是指那些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而由作者自願提交互聯網預先發布以供開放獲取、評閱的研究成果。”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副總編輯張安民揭示了預印本平台對塑造未來學術生態的重要價值,詳細介紹了去年上線的哲學社會科學預印本平台,並闡述了對其子平台——美術與設計預印本平台的建設期許。
《文藝理論研究》主編朱國華肯定了學術期刊在構建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中的重要性。他呼吁學界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深化對藝術學學科理論與實踐的協同研究,為藝術學話語建構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藝術學報與期刊作為學術平台具有五大功能:一是藝術研究最新成果、前沿理論的呈現平台﹔二是藝術學界對話、交流的平台﹔三是學術人才孵化培育的平台﹔四是知識生產與學術創新的平台和場域﹔五是助推學科建設的重要平台。”四川美院學報《當代美術家》主編黃宗賢深刻闡述了新時代高校學報與專業期刊的使命與擔當。
主旨報告環節。四川美術學院供圖
會上,四川美術學院學報《當代美術家》執行主編韓晶宣布“美術與設計預印本平台”正式發布。該平台由四川美術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聯合共建,於2025年4月19日上線。平台鼓勵全球美術與設計領域的理論與實踐人員積極參與,共同促進美術與設計領域的學術成果快速交流和傳播,確保成果首發權益,推動學術創新和繁榮發展。平台致力於構建美術設計領域預印本與期刊相輔相成的學術交流新機制,助力作者與期刊精准對接,構筑開放包容、共創共享的學術共同體。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嘉賓還圍繞“學術出版與質量提升”“高校學報與學科建設”“藝術傳播與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擘畫中國藝術學術生態的未來發展藍圖。(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