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重慶組建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幫扶庫

3年營收倍增計劃助企騰飛

2025年06月05日07:29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重慶企業推動技術創新

●全市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0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近1200個

●我市正在組建“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幫扶庫”,計劃每年重點幫扶入庫企業50家以上,推動它們實現營收3年“倍增”

加強企業研發力度,以此帶動產業技術創新,是當前重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攻方向”。6月3日,市經濟信息委啟動2025年度市級技術創新指導性項目申報工作,凡符合我市“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發展方向的各類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均可申報。

技術創新,重點在產業,關鍵在企業。當前渝企在拓展技術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有哪些優勢和不足?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

創新突破

生成一批應用場景項目

一直以來,煉鋼的火焰強度是判斷鋼水反應情況的主要標志。以前完成這項作業,需要工人站在1000多攝氏度的煉鋼爐旁,長時間透過濾光片觀察,既費時又費力。

如今,通過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CISDigital AI金睛”智能平台,操作人員坐在中控室大屏幕前,即可快速識別煉鋼過程中的溢渣、噴濺等情況,識別准確率達到99.5%。

這一智能生產場景,正是我市工業軟件領域實施技術突破的寫照。通過政府部門一攬子政策引導,加上企業持續開展的技術創新,目前我市在工業操作系統、工業嵌入式軟件等多個領域取得一大批成果,部分產品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帶動全市制造業實現“智造”飛躍。

例如,在工業軟件領域,2020年以來,我市每年都會征集一批市級工業軟件產品,並給予相應支持,推動它們在汽車、電子等多個重點行業實現應用,通過技術創新突破,形成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和示范項目。

“以企業為主體開展技術創新,是我市推動制造業創新體系形成的重要力量。”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一批創新型企業的帶動下,近年來,我市在多個產業領域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培養出一批創新類人才,突破多個技術瓶頸,不斷實現技術創新成果運用及產業化。

企業技術中心

讓產業鏈“串珠成鏈”

如果說企業採取研發行動,是開展技術創新的第一步,那麼作為企業技術研發機構的技術中心,則是推動企業加強創新驅動發展,開展技術創新發展規劃、實施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的“關鍵一環”。

作為國內變速器生產頭部企業,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依托自身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優勢,通過與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合作,一舉突破國產變速器技術瓶頸,一大批自主研發產品對企業銷售收入貢獻率達55%以上。

“企業技術中心彌補了實驗室產品與產業化之間的缺失,解決了行業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的痛點。”市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不少企業存在“技術研發—成果擴散—商業化—產業化”產業鏈銜接不暢的“痛點”,實驗室創新成果難以在生產端實現產業化。

為此,我市通過推動一批創新型企業設立企業技術中心並開展技術創新,讓產業鏈實現“串珠成鏈”。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0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近1200個,這一“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技術中心為平台”的創新研發方式,成為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通過技術創新鏈驅動產業發展,雖然重慶有行動、有成效,但部分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仍有不足,即便不少渝企通過創建企業技術中心嘗到創新“甜頭”,但整體上依然存在數量不多、創新能力培育不夠等“痛點”。

“增加企業技術中心數量、提升其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壯大一批科創企業仍是當務之急。”市科學技術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建言,壯大科創企業規模,應從培育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推進環大學創新生態圈發展等多方面下功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以此持續提升科創型企業發展質量及規模。

“企業庫”帶動渝企整體創新

實現營收“倍增”

作為我國制造業重鎮,重慶有著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9個,如何在眾多發展狀況不同的產業中培育技術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我市的做法之一,是發展一批研發創新能力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產品市場競爭力大的中小型硬科技企業並組建“企業庫”,讓它們帶動渝企實現整體創新。

“中小型硬科技企業,是通過自主研發取得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對產業發展具有較強引領和支撐作用的硬核科技產品或技術的企業。”市經濟信息委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目前我市正在組建“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幫扶庫”,計劃每年重點幫扶入庫企業50家以上,推動它們實現營收3年“倍增”,帶動一批入庫企業實現“做大、做強、做上市”。

其中,入庫企業將重點面向未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和“小巨人”企業進行篩選,立足產業發展重點方向和產業鏈關鍵環節,對創新能力強、市場前景廣、具有強鏈補鏈延鏈作用的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將納入庫中給予重點幫扶。

另外,我市還將完善中小型硬科技企業幫扶機制,對照企業診斷問題清單提出化解措施、明確目標任務,實施專項服務行動,並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平台,匹配企業服務專員實施靠前服務,推動“人才、科創、產業”深度融合,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重慶:國產帶壓作業設備助力氣田增氣降本
  人民網重慶6月4日電 “目前,我們研發的國產化防頂回式堵塞器已在焦頁69-S4HF、焦頁68-Z2HF、焦頁1HF等7口氣井的帶壓作業中成功應用。”6月4日,涪陵頁岩氣公司油田採油氣技術專家鄭瑞波介紹,該堵塞器可取代進口陶瓷破裂盤,進一步提高了工藝優化針對性,提升了施工井控安全性,平均單井減少工具費用1.5萬元。…
2025年高中考期間 重慶這些時段和水域禁鳴禁航
  人民網重慶6月4日電 (陳琦、劉敏)為給考生創造“安全、安靜、舒適、良好”的考試環境,重慶交通執法總隊港航海事支隊發布2025年高中考水上交通禁鳴禁航管制措施:2025年高、中考期間,該支隊將對嘉陵江草鞋沱至三角壩航段、嘉陵江雞公嘴至大沱口航段實施臨時水上交通禁鳴禁航管制,對嘉陵江黃花園大橋至大竹林航段實施臨時水上交通禁鳴管制。 禁鳴時段為,高考期間6月7日9:00至11:00,15:00至17:00﹔6月8日9:00時至10:15,15:00時至17:00﹔6月9日8:30至9:45時,11:00至12:15,14:30至15:45,17:00至18:15。…
端午假期重慶接待游客730.11萬人次 同比增4.1%
  紅酒小鎮舉行端午主題活動。景區供圖 人民網重慶6月3日電 (記者馮文彥)2日,重慶市文化和旅游數據中心發布消息,端午三天,全市接待國內游客730.11萬人次,同比增長4.1%,國內游客花費45.13億元,同比增長9.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