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頭條

“重慶大轟炸”檔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4000余卷史料中精選126件,專家稱每件檔案都是“不容置喙的日軍罪行証據”

2025年06月10日07:30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國家檔案局公布了第六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以下簡稱《名錄》),《“重慶大轟炸”檔案》《白鶴梁題刻》兩個重慶“城市記憶”入選《名錄》﹔加上2002年首批入選的《民國時期的中國西部科學院檔案》,重慶已有3項入選《名錄》。

據悉,“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自2000年啟動,重點開展檔案文獻遺產的搶救、保護和開發。截至目前,全國有250項檔案文獻入選《名錄》。其中的《甲骨文》《清代科舉金榜》《隨州曾侯乙編鐘》等十多個項目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國際名錄》。

1941年6月5日,精一科學器械制造廠被炸照片。

1941年6月5日,精一科學器械制造廠被炸照片。

記載1939年5月4日市民醫院被炸情況的檔案資料。(重慶市檔案館供圖)

記載1939年5月4日市民醫院被炸情況的檔案資料。(重慶市檔案館供圖)

9日,重慶市檔案館副館長潘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申報的《“重慶大轟炸”檔案》共計126件,這些檔案為1938年至1943年期間重慶地方軍政部門及被炸當事人於當時形成的原始記錄,真實記載了“重慶大轟炸”中日軍轟炸時間經過、出動飛機架次、投彈數量種類、人員傷亡、財產損毀等相關情況。

入選檔案全部是當時當事的原始記錄

關於“重慶大轟炸”的檔案,隻有這126件嗎?

“不,遠遠不止!”潘勇說,現存於重慶市檔案館館藏中的相關檔案材料數量眾多,涉及多個全宗的4000多卷檔案。此次入選的《“重慶大轟炸”檔案》,是其中綜合性、節點性、代表性較強的檔案。

這些檔案是如何留存至今的?

此次入選的《“重慶大轟炸”檔案》系1938至1943年期間由重慶地方相關軍政部門、被炸單位或被炸關聯單位所形成並歸檔保存。

重慶解放后,這些檔案由相關對應機關單位接管,1959年5月重慶市檔案館籌備處成立后,陸續向重慶市檔案館移交,一直保存至今。

由於傳承有序,這批檔案的出處和流轉情況清楚明白。從材料內容看,既有“重慶大轟炸”的綜合概況記載,又有被炸單位或被炸關聯單位的個案情形記載,既有“重慶大轟炸”期間歷年歷次轟炸的情況匯總,又有重要節點、重大慘案的具體呈現,具有較強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潘勇說,《“重慶大轟炸”檔案》與日軍731部隊細菌戰檔案、南京大屠殺檔案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綜合多面地揭露了日軍侵華罪行,而此次申報檔案全部是當時當事的原始記錄。

當時重慶作為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地處抗戰后方,各行各業各單位基本保持正常運轉,在承受日機轟炸中直接形成並有序歸存了大量不間斷的歷史記錄,相較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等保存的當時國民黨中央機構的相關檔案,申報檔案的內容更加直接具體。

本次申報的126件檔案,是從重慶市檔案館館藏“重慶大轟炸”諸多檔案中精選出來的,它們不是孤立存在的,背后還有不少關聯檔案可以交叉印証。

涵蓋照片圖表公函等多種類型檔案

這126件檔案都是紙質檔案嗎?

不止!重慶市檔案館檔案保管處處長鄧國強介紹,入選檔案包括永久保管的照片、圖表、通報、呈、公函、代電、訓令、指令、報告等。以毛筆書寫為主,其中繁體字與簡化字混合使用,內容材質具有史料價值和文物價值。

其中有哪些珍貴內容呢?

“每一份都很珍貴。”鄧國強掰著手指一一道來。

262頁的《重慶防空司令部調查日機空襲情況及傷亡損害概況表》,為重慶防空司令部在轟炸結束后調查形成,記錄了日機自1939年1月7日至1943年8月23日共191次空襲重慶及周邊地區的具體情況。

《重慶防空司令部1938年、1939年轄區空襲損害統計表》,記錄了日機1938年、1939年對重慶歷次轟炸及造成的損害。其中1938年2月18日日機第一次轟炸重慶記錄、1939年日機對當時外國駐華使領館及外僑財產轟炸損失記錄尤其珍貴。

而檔案中的“重慶大轟炸”之重要批次條目,主要是整個大轟炸期間重要的轟炸批次或造成重大慘案的轟炸事件的檔案。包括1938年10月4日日機第一次轟炸重慶市區﹔1939年1月15日,轟炸傷亡人數首次超過100人﹔1939年5月3日、4日大轟炸(史稱“五三、五四”大轟炸)﹔1940年6月至8月,日機轟炸重慶市區超過2000架次,8月19日、20日轟炸達到頂峰,造成建筑財產最集中、最慘重的損失﹔1941年6月5日,因空襲時間太長,釀成窒息死亡民眾超過千人的大隧道慘案。

鄧國強說,這些檔案為當時的重慶防空司令部、重慶衛戍總司令部、重慶市政府、重慶市警察局等機構或被炸單位、個人於轟炸當日或不久后形成,每件檔案都為第一手記載的不容置喙的日軍罪行証據。

其中,《重慶防空司令部1939年5月3日、4日日機空襲重慶統計表》清楚、詳細地記錄了日機對重慶城區進行了慘無人道的狂轟濫炸,特別是5月4日,市民被炸死3318人、炸傷1973人,開了人類歷史上有轟炸以來一次性死傷市民達5000余人的惡例。

而《重慶防空司令部關於大隧道慘案原因調查、空襲經過及處置等的情況報告》,為重慶防空司令部調查1941年6月5日大隧道慘案情況報告,包括空襲時間、警報情況、窒息傷亡、施救經過、原因調查等。

《重慶市衛生局關於1939年5月4日市民醫院被炸情況上重慶市政府的呈》則記錄了1939年5月4日重慶唯一市立醫院重慶市市民醫院被炸情況。

入選檔案中的《豫豐和記紗廠重慶分廠1940年5月27日被炸情況照片》更清楚、直接地反映了日軍轟炸罪行。

據悉,目前,這些珍貴檔案中的大部分已完成數字化並對外開放,市民可前往重慶市檔案館進行查閱。

每一件入選檔案都是日本侵華罪行的鐵証

《“重慶大轟炸”檔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有何意義?

潘勇說,“重慶大轟炸”是中國抗戰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此次入選的《“重慶大轟炸”檔案》,見証了日本軍國主義歷史罪行,翔實記錄了日軍對重慶進行無差別轟炸的種種暴行,包括轟炸的時間、地點、規模以及造成的巨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歷史真相的原始記錄,是日本侵華罪行的鐵証,不容狡辯,也不容被歷史遺忘。

同時,檔案全程記錄了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軍對重慶實施轟炸的整個過程,呈現了抗戰大后方軍民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堅持抗戰的歷史壯舉和堅韌精神,有助於還原歷史全貌。

潘勇說,“重慶大轟炸”是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不僅是侵華日軍對中國城市無差別轟炸的罪惡行徑,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規模持續戰略轟炸的惡例。《“重慶大轟炸”檔案》是開展相關歷史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是豐富研究的珍貴原始素材。(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晟)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佔道經營、私搭亂建…網友反映的"煩心事"解決了
  人民網重慶6月8日電 (陳琦)近日,重慶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佔道經營、私搭亂建等問題。民生無小事、關乎幸福度,重慶市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回應,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
2025重慶國際車展開展 長安汽車展示科技與未來
  2025重慶國際車展現場。長安汽車供圖 人民網重慶6月7日電 (記者胡虹)殲-10C1:1復刻模型、春晚同款人形機器人、載人飛行器……7日,2025第二十七屆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以下簡稱“2025重慶國際車展” )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展。…
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重慶市決賽舉行
  人民網重慶6月6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6月5日至6日,由團市委、市教委、市科協、市社科聯、重慶社科院和市學聯聯合主辦,重慶大學、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承辦的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重慶市選拔賽決賽暨2025年度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揭榜挂帥”擂台賽“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主擂台賽啟動活動在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科學會堂舉行。 本屆競賽自3月啟動以來,得到了重慶各大高校的積極響應和學生的廣泛參與,共有76所高校、14.5萬余名學生參加,從全市2.1萬余件作品中推選出1124件參加市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