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品牌

“疆電入渝”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2025年06月13日13:31 |
小字號

截至6月13日,由中國華電、華潤集團共同開發建設的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首批2台100萬千瓦煤電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標志著我國首個“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將有效緩解重慶“迎峰度夏”用電緊張,有力支撐新疆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位於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特高壓三通道“疆電入渝”工程的配套電源項目,項目總投資達547億元。基地採取“風光火熱儲一體化”布局,電源總規模1420萬千瓦,包括煤電400萬千瓦、風電700萬千瓦、光伏300萬千瓦及光熱20萬千瓦,配套建設120萬千瓦/480萬千瓦時電化學儲能系統。

據介紹,哈密地區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約佔全國總量的12.5%,同時擁有大面積風區和充沛日照資源,具備清潔能源與煤電協同發展的天然優勢。該基地依托哈密豐富的煤炭、風能和太陽能等資源,在優化全國電力資源配置、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重慶方面,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持續推進,用電需求不斷增長。根據《重慶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顯示,到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預計達到1620億千瓦時。該基地投產后,預計每年可向重慶輸送超過360億千瓦時電力,相當於新增四分之一電力供應,為重慶電力保障注入穩定支撐。

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華電、華潤集團聯合推進高標准、系統性建設,克服酷熱、極寒、暴風、沙塵等復雜自然條件,攻克一系列世界級技術難題。其中包括全球首次在百萬千瓦機組間冷塔運用鋼管X柱結構、建設全球最大的雙曲線鋼結構間冷塔,採用世界首批100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純燃新疆高鹼煤鍋爐、世界首個異步電機雙向控制汽動給水泵組技術、世界首個200兆瓦級大型光伏中壓直流發電系統等多項首創技術,帶動形成一批示范性項目。

在清潔能源方面,該基地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71.8%,遠高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中的50%佔比要求。本次投產的2×100萬千瓦大容量、高參數、低排放燃煤項目,採用超超臨界技術與深度調峰結合模式,兼顧穩定性與新能源消納能力,為能源安全與綠色轉型開辟新路徑。預計項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約6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0萬噸。

同時,項目同步推進生態治理,採取“封育保護—生態修復—科技治理”分區策略,投入專項資金用於生態修復,累計帶動就業2.3萬人次,兼顧清潔能源基地的生態、經濟、社會等綜合考量。

據悉,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計劃於2025年12月實現全部機組投產發電,屆時,每年將有360億千瓦時綠電通過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直送川渝,推動新疆清潔能源高效開發利用,為重慶用電安全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能源保障。(馬春鵬)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