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土——央企在重慶丨重慶聯通:AI賦能數字鄉村 描繪振興新圖景

近年來,央企深度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積極參與重慶產業布局,大市場、新機遇為央企在重慶這片熱土上向新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近日,市經信委、市國資委聯合開展“熱土——央企在重慶”主題系列宣傳,聚焦中央企業深耕重慶的高質量發展,全面展示央地合作的引領性、標志性和共贏性成果。
中國聯通2025年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現場。 重慶聯通供圖
今年2月,重慶市委“新春第一會”提出迭代升級“六區一高地”建設體系架構,其中明確指出要聚力建設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作為扎根山城的通信央企,中國聯通重慶市分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聯通)以科技創新為驅動,運用AI等數字技術精准賦能鄉村產業、基層治理與公共服務,著力打造一系列具有示范效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巴渝大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夯實數字底座:織密鄉村普遍服務網
鄉村振興,基建先行。重慶聯通通過構建覆蓋完善的移動通信網絡、高速寬帶網絡以及下沉到鄉鎮的服務體系,筑牢鄉村數字化根基。2024年,重慶聯通持續推進全市行政村和鄉鎮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實現移網行政村覆蓋率100%﹔在網絡接入方面,積極推進千兆寬帶精品網建設,全市鄉鎮覆蓋率達到100%。同時,持續加強鄉鎮服務能力配置,在鄉鎮設立營服機構162家,投入自有技術人員737人,確保農村居民享受與城區同質的通信服務,千兆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山村鄉鎮告別“慢卡”時代。數字技術的價值,最終要落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上。2025年“5.17電信日”期間,重慶聯通在全市40個區縣同步開展惠民服務進社區活動,技術人員走進田間地頭、鄉鎮院壩手把手教學線上挂號、反詐APP使用,情景模擬揭露“冒充客服”騙局,並為群眾免費貼膜、優化網絡,讓數智生活的溫度觸手可及。截至2025年5月,重慶聯通已累計舉辦類似惠民活動1437場,服務群眾超5.7萬人次,以“小服務”托起“大民生”。
創新驅動發展:數字生態激活鄉村經濟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重慶聯通將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成果轉變為村民可直觀感受的經濟收益,創新打造“通信合作社”模式,村集體通過參與網絡建設獲得分成收入。截至2024年12月,已累計為1500個村增收2.3億元,有效壯大集體經濟。此外,重慶聯通還與500余名寬帶社會化合伙人開展合作,打造鄉村智慧服務站,新增2000余個就業崗位,為廣大鎮村居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創業就業平台。
產業振興離不開品牌賦能。重慶聯通借力數字化營銷,為特色農產品插上翅膀。截至2024年12月,累計開展助農直播100余場次,助農金額超過220萬元。在此基礎上,重慶聯通還在各類交流活動中積極展現數字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創新實踐,並推廣“豐都麻辣雞”“涪陵榨菜”等重慶特色農產品,進一步助力鄉村產業發展。重慶聯通正以數字技術打通鄉村產業鏈條,為巴渝和美鄉村建設提供“聯通方案”。
AI賦能:“新農具” 破解農業老難題
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是關鍵。
傳統農技服務受限於專家服務范圍有限、專業覆蓋不足等問題,農民常面臨病虫害防治難、用藥不科學的困境。為了暢通農業技術推廣通道,實現專家與需求用戶有效對接,突破農業科技服務“最后一公裡”瓶頸,在市農業農村委牽頭下,重慶聯通聯合重慶市供銷總社研發了“AI庄稼醫院”,通過數字化復刻現代醫療流程,構建“線上問診-智能開方-精准服務”的全鏈條閉環。
中國聯通2025年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外場農副產品展示。重慶聯通供圖
具體來看,有了“AI庄稼醫院”,農戶就相當於有了“黑科技”傍身,隻需通過手機上傳患病庄稼葉片照片,短短數秒,系統便能精准識別植株患病類型,並開出包含用藥劑量、噴洒周期的“數字處方”,還能結合地理位置自動推薦附近的農藥銷售點。“以前找農技專家要跑幾十裡路,現在‘醫院’就在口袋裡!”高效便捷的“看病”體驗正在悄然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目前,“AI庄稼醫院”應用已在巴南區惠民街道、接龍鎮、石龍鎮試點,6月進行巴南區全域試點,隨后面向全市1000個先行村推廣,切實助力農戶降本增效。
在農業生產的前端,重慶聯通還與聯通數智公司協作研發智慧育苗大模型,以潼南種苗工廠為試點,推動育苗技術智能化升級﹔同時,基於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開發的動物形態智能監測系統,為養殖業提供了精准化管理工具,擁有廣泛應用前景。這些創新應用不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未來還將在農業科技推廣、農業技術咨詢、農業智能管理服務等領域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為助力農業生產質量提升鋪就更加便捷通暢的“高速路”。
智慧治理:AI為基層減負提效
面對基層治理的難題,在重慶聯通研發的“村委AI助手”面前化繁為簡。該工具可自動填寫村務報表、撰寫工作總結,會議錄音實時轉寫為結構化紀要,文件知識庫實現智能查重與更新。在巴南區新槐村,“數字鄉村大腦”大屏實時匯聚人口、土地、產業數據,村情民情一目了然。
針對鄉村法律資源匱乏的困境,“AI法律助手”化身村民身邊的“智能法務”。土地補償計算、合同風險審核、法律文書生成等復雜事務,如今通過手機即可高效完成。系統更直連專業律師,為土地流轉糾紛、農民工欠薪等提供深度支持,筑牢鄉村法治之基。
更深層的變革源於平台貫通。重慶聯通自主創新研發的數字鄉村服務雲平台正成為基層智治的核心引擎。平台集成智慧黨建、數字治理、數字農業、惠農服務四大板塊,接入政府公安雪亮鄉村平台、141基層智治平台,並積極擁抱AI人工智能,融入AI醫療、AI教育、AI黨建等應用,實現村民事務“指尖辦”、村務信息“雲端晒”。目前,數字鄉村服務雲平台已覆蓋34個區縣、2411個行政村,惠及人口約250萬,鄉村治理正從“經驗決策”逐步邁向“數據決策”。
向“新”求“質” 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今年5月底,中國聯通在重慶召開了2025年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會上,中國聯通以“數字三農”為主線,通過主會場布展、標杆村外場展示、戰略合作簽約等系列舉措,全方位呈現了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聯通方案”。具體而言,中國聯通提出未來三年要聯結超500家合作伙伴,建設1500個鄉村產業創新項目﹔打造3萬個數字鄉村示范點,持續服務30萬個集體經濟組織數智需求﹔輸出1萬個數字人主播形象,開展100萬人次農民數字化技能培訓,描繪出以數字技術助推產業興旺、鄉村繁榮的宏偉藍圖。
從時代潮頭奔涌而來,向美好未來澎湃而去。重慶聯通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積極落實中國聯通集團公司整體工作部署,助力構建重慶農業產業合作共贏新生態。推進會期間,分別與奉節臍橙、榮昌豬、潼南檸檬、巫山脆李等重慶本土特色農業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由重慶市政府和中國聯通共同組建的鄉村振興(重慶)數字產業研究院,在會上還與河北省張家口市、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等多地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重慶經驗”和“聯通方案”正以生態聯盟的形式走向全國。
從千兆光網的深山覆蓋,到通信合作社的共富模式﹔從“AI庄稼醫院”的田疇守護,到村委AI助手的治理提效——重慶聯通正以“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讓5G信號翻越山城峻嶺,讓AI技術溫暖田間地頭,在巴渝大地上描繪出“基礎設施村村通、數字服務人人享、智慧產業節節高”的振興畫卷。
展望未來,重慶聯通繼續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堅持深入實施融合創新戰略,推進網絡向新、技術向新、服務向新,繼續以科技之力,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作出新的貢獻。(馬春鵬、黎盛榮、田燃、范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