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第三次大會”舉行

人民網重慶6月16日電 2025年6月10日至12日,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舉行。作為大會重要系列活動——“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校長圓桌會議暨聯盟第三次理事會於12日舉行,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近20所高校齊聚一堂,協同聚力、共商合作,取得積極成果。
會上,“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交流合作計劃正式發布,將設立“聯盟創新基金”,由重慶大學每年投入500萬元,圍繞聯盟成員高校所在國家可持續發展重大需求,通過每年征集需求、發布項目指南,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推動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校長圓桌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理事會主席、重慶大學校長王樹新宣布交流合作計劃正式發布。主辦方供圖
據了解,“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由重慶大學於2023年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期間發起成立。聯盟共吸納了11個國家的15所高校為成員單位,聚焦大數據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農業與智慧農業、氣候變化與地球健康等9大優先領域開展科技交流、協同創新、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等合作。
“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第三次理事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會議當天還舉行了“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第三次理事會,深入探討新的合作戰略、路徑和模式,進一步推動聯盟的願景和計劃落地,持續把聯盟成員高校間的合作引向深入。會上,完成了聯合主席單位換屆選舉,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當選下一屆聯合主席單位。另外,四川大學、湖南大學、印度尼西亞萬隆理工大學、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建筑大學4所高校新增成為聯盟成員高校。至此,該聯盟成員高校達到19所。
重慶大學校園。主辦方供圖
據悉,近年來,重慶大學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已與新加坡、越南、埃及、沙特、烏茲別克斯坦等4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余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系,擁有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各類國際科技合作平台近 20 個,為“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三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將於2027年在中國重慶舉行,期待更多高校關注、加入‘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該聯盟秘書長、重慶大學副校長李劍表示,作為東道主,重慶大學將全力以赴籌備好舉辦好“一帶一路”大學科技合作聯盟系列會議,盛迎八方來客,誠待四海賓朋,與全世界朋友共襄盛舉,共享未來。(胡虹、林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