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高等教育

重慶工程學院:校企共生成果共享 書寫產教融合新篇章

2025年06月17日20:46 |
小字號

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重慶工程學院立足應用型人才培養核心定位,推動新媒體電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管理學院三大學院,分別聚焦數字經濟人才缺口、綠色建材產業轉型、數字營銷人才升級等迫切需求,與行業領軍企業深度耦合,勾勒出應用型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的清晰路徑——以問題為導向創新機制、以科研為紐帶深化合作、以訂單為載體精准育才,書寫出“校企共生、成果共享”的產教融合新篇章。

新媒體電商學院:“六共四維”破解行業人才供需矛盾

面對新媒體電商行業人才缺口及“低端飽和、高端緊缺”的結構性矛盾,學院創新構建“六共協同、四維融合”產教融合育人體系,與企業深度合作,打通校企協同“最后一公裡”。

學生在直播間實訓。重慶工程學院供圖

學生在直播間實訓。重慶工程學院供圖

學院與企業實施“項目人員共引共用、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培養方案共研共制、質量標准共商共評、培養過程共施共助、橫向項目共成共享”的六共機制,建成12個直播間、150個BPO坐席等實訓基地,每年接納400名學生參與商業項目實訓。在產教四維融合機制下,課程設置與項目能力、教學內容與項目任務、師生小組與項目小組、考核標准與實戰成果實現深度銜接,將企業真實項目轉化為教學模塊,讓學生在直播電商、跨境運營等項目中參與實訓,孵化創業企業等。

針對行業技術迭代快與傳統培養滯后的矛盾,學院還建立商業項目引進評估機制,組建由校企專家構成的評審專班,從市場價值、人才培養契合度等維度篩選項目。同時推行“賽創研”培養路徑,將學科競賽、創業孵化與畢業設計結合,實施實訓導師與專任教師“1+1”雙向賦能機制,29名實戰型實訓導師的引入顯著優化了“理實”師資結構。目前,學校已形成3個運行體系、5個評價體系等制度文件,為新媒體電商人才培養提供了可復制的“重工程方案”。

建筑工程學院:校地校企合作培養應用型人才

建筑工程學院聚焦學科專業結構特點及用型人才培養要求,全面深入與地方、企業合作,挖掘教學資源,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

例如,學院與巴南區石龍鎮等10余個鄉鎮開展百村振興行動,整合村鎮、企業資源,搭建校地協同育人平台。師生團隊參與和美鄉村規劃設計、跳蹬河生態修復、土家族非遺紋樣再生、紅椿鄉土家舞蹈景牆繪制等實踐項目41項,確保學生在項目中學習實踐,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學生參與鄉村實踐項目。重慶工程學院供圖

學生參與鄉村實踐項目。重慶工程學院供圖

學院還與上市公司合作,共建“智能建造及建筑新材料產業學院”和“建筑材料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方參與共同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共建課程、教材以及案例庫、項目庫等學習資源庫﹔企業與學校實現高級技術人員與教師的雙向流動,共建“雙師”教師隊伍,協同培養應用型人才。

研究中心則圍繞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推動區域建材產業向低碳化、智能化升級。雙方聯合申報省部級項目10余項、橫向項目30余項,在低溫改性瀝青、固廢高值化利用等領域取得突破。在人才培養層面,企業深度參與課程建設與實踐教學:《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獲評重慶市課程思政示范課,校企聯合編寫的校本教材融入行業前沿技術﹔企業為學生提供混凝土攪拌站、裝配式構件工廠等實踐基地。學校還通過舉辦10余場學術講座,邀請行業專家入校分享《重慶市綠建新標准》等前沿內容,形成“科研反哺教學、實踐提升能力”的良性循環,近三屆畢業生有超過30%學生進入中建、中交、中核、中水電、中能建、中化學等央企以及地方國企就業。

管理學院:“雙主體六協同”訂單培養數字營銷人才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學院市場營銷專業聯合九家行業龍頭,創新推行“雙主體六協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8年間開設34個訂單班,為新零售、快消品等領域輸送近千名數字營銷應用型人才,企業對人才培養滿意度超95%,訂單班學生3年晉升率達87%。

“雙主體”即校企同為育人主體,“六協同”涵蓋師資、育人過程、資源、項目、成果、就業六大維度。在師資協同方面,校企組建“一課雙師”教學團隊,企業高管與校內教師共同授課﹔資源協同上,建成7個企業級實驗室,開發12部校企教材,植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庫﹔項目協同中,通過聯合管理辦公室將企業新媒體運營、直播營銷等項目轉化為教學載體,近三年19名以純訂單班學員、14名蘇寧易購訂單班學員參與數字營銷崗位實踐,推動專業向數字化轉型。

訂單班嚴格把控企業准入與學生選拔:按“大品牌、大品類、大平台”標准篩選合作企業,通過宣講會、筆試面試選拔學員﹔考核體系將企業實習與學分置換結合,第七學期12周專業綜合實訓需通過校企雙重考核。溝通機制上,建立班主任周尋訪、校企月度專題會等多層級互動,確保培養過程高效協同。

該模式不僅為企業精准輸送適配人才,更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需求深度對接。校企共建的模塊化實訓體系,支撐學生從基礎技能到綜合應用的能力提升﹔項目庫案例庫教學實現“課崗對接”,促進職前職后無縫銜接。如今,訂單班學生就業覆蓋重慶等9個省市,形成“學生、企業、學校”三方共贏的產教融合典范,為數字經濟時代營銷人才培養提供了創新范式。(重慶工程學院)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