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去年重慶破獲各類毒品刑事案件3800余起

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5600余名,繳獲毒品220余公斤

2025年06月19日08:07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6月18日,我市舉行2025年全市禁毒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我市共破獲各類毒品刑事案件3800余起。其中,千克以上毒品案件25起、全國集群戰役毒品案件6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5600余名、境外涉毒“釘子”逃犯17名,繳獲毒品220余公斤。

市禁毒委副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長龍慶,市禁毒委副主任、市高法院副院長王中偉,市禁毒委委員,團市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楊春渝,市藥監局副局長穆安娜和市禁毒辦常務副主任、市公安局禁毒總隊總隊長閆宏偉分別介紹了我市禁毒工作的相關情況。

吸毒人員數量連續7年下降

“2024年責令社區戒毒3600余人,處置強制隔離戒毒4400余人,全市現有吸毒人員數量連續7年下降。”龍慶介紹,我市一邊保持對毒品犯罪的嚴打態勢,一邊常態化開展吸毒人員平安關愛、見面核查,取得良好成效。

在打擊毒品犯罪方面,我市持續深入推進“春季攻勢”“夏季行動”“拔釘追逃”“集群打零”、湘鄂“獵梟”及打擊治理依托咪酯、“笑氣”“上頭電子煙”等新型毒品及成癮性物質專項行動。

在關愛吸毒人員方面,我市開展了重點行業領域從業人員涉毒風險篩查、“毒駕”專項治理,細化完善社會面吸毒人員風險分類評估標准,規范吸毒人員服務管理措施,構建“發現—評估—管控”全鏈條服務管理閉環。對戒斷三年以上未發現復吸人員尤其是長期低風險人員,逐步實現非接觸式服務管理,推動服務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王中偉提到,接下來,重慶法院將更加注重從經濟上制裁毒品犯罪,對涉案的不法財產做到應收盡收,全力追繳犯罪分子的違法所得及其收益。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罰金、沒收財產等財產刑制度功能,確保摧毀毒品犯罪的經濟基礎。

不讓易制毒化學品流入制毒渠道

制毒需要原料,如果原料控制住了,毒品問題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穆安娜介紹,近年來我市加強對特殊藥品企業提出的原料採購、年度生產、年度銷售計劃申請的審查審批,以及對自願戒毒機構特殊藥品購進、儲存、使用、銷毀等環節檢查,防止特殊藥品流入非法渠道。

龍慶也提到,我市還深化審批改革,將涉易制毒化學品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納入“川渝通辦”,非藥品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審批辦結時限壓縮至4個工作日,提升審批效率,服務經濟發展。

據統計,2024年我市各相關部門實地檢查企業4800余家,核查易制毒化學品購買証4.8萬余份,核銷購買証、運輸証5.2萬余份,核查入滇制毒物品5900余批次,讓易制毒化學品沒有流入制毒渠道。

提升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青少年的識毒、防毒、拒毒,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

“我們依托各級禁毒教育基地,開展‘禁毒故事我來講’等禁毒主題教育活動。以防范青少年濫用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宣傳為重點,創新開展禁毒志願講解、大學生禁毒文化體育藝術節等品牌活動,常態開展禁毒知識競賽、禁毒公益海報設計、禁毒微視頻創作等宣教活動,覆蓋青少年260余萬人。”楊春渝說,同時,我市還以“假期公益托管營”行動、“志願護童”等項目為載體,鼓勵志願者為涉毒人員子女提供課業輔導、家訪陪伴等,並將其納入12355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中偉也提到,接下來重慶法院將通過“庭審進校園”“5G車載便民法庭”等形式,加強青少年、農村地區等特殊群體、重點領域的禁毒宣傳,定期發布典型案例,以鮮活生動的司法案例教育引領社會公眾,積極營造全社會識毒、拒毒、防毒的禁毒氛圍。

閆宏偉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要不斷學習禁毒知識,正確認清毒品特別是新型毒品和麻精藥品濫用的危害﹔其次,提升自身防范意識,謹慎交友,自覺遠離高危場景,不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飲料,不輕易相信所謂“特效藥”“神奇藥”的宣傳。

家庭、學校、社區、公安等也要協同聯動,健全預防宣傳、管教幫扶機制,筑牢識毒、防毒、拒毒的堅固防線,攜手共建平安、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周鬆)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