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聯動搭平台 共謀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融合創新
6月20日,以“奔向2035·加工未來”為主題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融合創新研討會在重慶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會議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指導,重慶市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聯盟、成渝美食工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吸引了來自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相關企業的200余位代表出席,聚焦融合創新路徑,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現場。馬春鵬攝
會上,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將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優勢,把科技創新作為核心驅動力,聚焦精深加工、智能裝備、綠色保鮮等重點領域,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協作及跨區域產業平台共建,實現市場資源與技術成果共享,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發展新生態。
會議圍繞“科技引領·加工升級”“智能加工·奔向未來”“實戰轉型·加工標杆”三大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來自江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從健康功能食品創新、肉制品產業鏈延伸、數字化改造等角度,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與應用路徑。來自重慶德庄農產品開發公司、四川紅原遛遛牛食品公司等企業的代表也結合實際案例,介紹了數字化轉型、產品迭代等方面的經驗,為行業提供了可參考的發展模式。
作為主辦方之一,重慶市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聯盟展示了平台建設成效。據聯盟理事長、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張宇昊介紹,聯盟已建立多個資源庫,開展“入園進企”技術幫扶18次,牽頭制定行業團體標准9項,完成關鍵技術攻關8項,有效促進了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張宇昊介紹,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國家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關鍵舉措,承載著推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重要使命,聯盟將持續發揮平台作用,聯動政府、專家學者、重點企業等力量,共同推動創新資源集聚與成果轉化,將西部陸海新通道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打造為引領未來的創新高地。
本次研討會推動了多方資源對接與協同合作,形成了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智能轉型為路徑的融合共識。各方將攜手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圈,推動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邁進。(馬春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