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更強大、更客觀、更精准”VS“機器幻覺容易導致錯誤結論”

請AI幫忙填報高考志願靠譜嗎

2025年06月22日09:4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重慶高考成績預計6月25日左右公布,志願填報成為焦點——一個廣受關注的新趨勢是,不少考生嘗試利用AI工具來幫助填報高考志願。

利用AI填報志願究竟靠不靠譜?如何科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志願填報賦能?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感受

使用AI工具有利有弊

“我覺得用AI工具來填報志願可能更客觀、更精准。”6月20日,我市高三畢業生陸勝(化名)告訴記者,他在一款AI工具的頁面上,輸入自己預估的高考總分、省份、選科等信息后,系統立即推薦了“沖、穩、保”三種不同風險類型的志願填報方案,其中包括推薦專業、去年錄取位次、匹配度分析等內容。

“我選擇使用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是看中了其對各類數據的強大的集成能力。”陸勝提到,AI能夠詳盡地篩選出自己感興趣領域所對應的高校和專業,還能提供一些此前自己未曾了解到的信息。

例如,他喜歡統計學類的專業,AI系統就幫他篩選出在該專業領域實力較強的學校,以及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信息,“甚至連就業趨勢等信息也包括其中。”

“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真的好強大,一些應用還增加了‘深度搜索’功能,能提供全面、翔實的數據。”有高三畢業生稱。

但同時,不少同學也發現利用AI來填報志願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有些專業對身高、視力等有要求,而AI在提供建議時往往會忽略這些因素,所以對於AI不能過分依賴。

調查

工具分為三類,每類定位不同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的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教育部及各省份推出的官方輔助系統,這類平台數據權威且全面。如教育部的“陽光志願”信息服務系統、重慶市統一高考志願填報輔助系統等,都是免費向考生提供志願填報輔助公益服務。

第二類是像DeepSeek、豆包、夸克等免費開放平台,這些平台可能不如官方系統那樣權威,但能提供熱門專業和院校趨勢分析等智能化服務,操作也很便捷。

第三類是針對高考志願填報推出的一些付費類App,這些應用通常包含更多的功能和更詳細的數據分析,可以精准匹配院校、專業,並給出多種志願填報方案,但需要考生支付一定的費用。

建議

AI是助手,最終決策自己來

“對於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要持理性的態度。”重慶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欒曉表示,AI工具確實有不少優勢,能快速整合高考政策、高校招生計劃等海量信息,為考生和家長節省大量時間、精力﹔部分工具免費或收費不高,相比傳統人工咨詢服務費用更低。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也存在一些問題。”欒曉稱,一方面,互聯網數據可能不准確、不及時,而且推薦算法難以真正理解考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復雜情感,容易出現“機器幻覺”導致錯誤結論﹔另一方面,部分工具或平台的服務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証。此外,這些AI工具可能帶來安全風險,比如泄露考生的敏感數據。

那麼,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呢?欒曉給出建議:首先,考生和家長要從思想上明確工具定位,將AI視為填報志願的助手,利用其整合信息的能力拓寬選擇范圍,但最終決策不完全依賴於它。

其次,做好對比、核實、篩選工作,優先選擇口碑好、評價高的AI平台,可同時使用多個平台對比分析推薦結果﹔輸入指令時務必准確,還要通過院校官網、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等權威渠道查閱信息。

最后,可借助AI測評工具進一步了解自身性格、興趣、能力以及長期職業目標,更充分了解相關大學和專業優勢,讓志願填報更切合自身實際情況與發展期望。(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周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