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25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績 常見騙局別信

23日起,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重慶預計25日左右公布成績。臨近查分時間,不少不法分子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精心設計多種騙局。
警方提示:以下陷阱易中招,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注意防范。
以“名校培訓”“預先錄取”
為誘餌實施詐騙
近期,有詐騙人員利用“名校培訓”“預先錄取”等為誘餌實施詐騙。江蘇昆山市民張女士就收到QQ彈出的好友申請,點進去一看發現是自己“女兒”的新號。網絡對面的“女兒”稱自己要參加一個所謂的“名校專家”培訓班,正在試聽,感覺效果很好,需要繳納“保証金”鎖定名額。
“女兒”發來了負責報名的所謂“教務處主任”的QQ號,張女士添加后,“教務處主任”提供了預錄取通知書和收款賬戶,表示報名參加需要先繳納3萬元的費用,張女士便嘗試進行轉賬,與學校老師電話核實,發現對方是騙子,立即報警。
民警提醒,切不可輕易向陌生賬戶轉賬匯款,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或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偽造虛假查分網站
填寫銀行卡號等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會通過網絡或者短信發送虛假查分鏈接,誘導考生和家長點擊,要求填寫身份証號、銀行卡號、驗証碼等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民警提醒,查分時應認准教育部門認定的官方查詢方式,切勿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廣大考生不要在社交媒體隨意晒出包含准考証號、身份証號等信息的照片,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謊稱有高校內部指標
偽造錄取通知書等詐騙
不法分子謊稱有高校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繳納費用即可獲得。還有的詐騙人員會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給考生寄送或發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要求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戶以騙取錢財。
民警提醒,高校招生嚴格按照政策執行,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渠道,也不會產生額外附加費用。廣大考生和家長在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一定要通過學校官網核實真偽,切勿輕易轉賬匯款。
謊稱“內部渠道可提前查分、改分”
實施詐騙
在各類重要考試結束到出成績期間,各類查改分騙局也屢見不鮮。鹽城的小張就在參加完考試后,落入了騙子的圈套。
受害人突然收到一條聲稱“內部渠道提前查分”的短信,便添加了短信中的QQ號碼,向對方咨詢提前查分事宜。
很快,對方告知小張本次考試未能通過,並表示若想及格,繳納3600元就可以通過系統后台改分。毫無防備的小張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隨即轉賬支付。結果對方讓小張繼續轉賬10000元的時候,小張反應過來並報警。
民警提醒,招生考試的成績發布流程往往有其規范,不要輕信他人的“小道消息”。各類考試不存在提前查分、違規改分的操作。廣大考生務必提高警惕,切勿輕信此類信息,一旦發現可疑情況,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假借高考填報志願咨詢機構的身份
實施詐騙
有些不法分子打上高考招錄和考生填報志願的主意,設下電信網絡詐騙陷阱,就等著考生和家長上鉤。
比如填報高考志願前,詐騙分子會盯上考生和家長迷信志願填報咨詢機構的心理,假借高考填報志願咨詢機構的身份進行詐騙。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按照學校的通知前往填報地點,對於社會舉辦的收費性質的志願填報咨詢服務活動要提高警惕,所有的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官方公布為准。
用虛假注冊信息
偽裝跨國留學中介公司詐騙
高考后有不少考生選擇出國留學,詐騙分子也會利用考生和家長求學心切的心理實施詐騙。他們會通過虛假公司注冊信息偽裝成跨國留學中介公司,騙取中介費用。
如果考生選擇留學機構,要選擇規模較大、証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況佳的留學中介。在繳納中介費用時,一定要謹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機構所謂的“優惠”“折扣”沖昏頭腦。
據央視新聞
相 關
AI助力考生志願填報靠譜嗎?專家提醒:可參考不能全信
重慶高考成績預計6月25日左右公布,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連日來,不少考生嘗試利用各類AI工具來填報高考志願。利用AI填報志願究竟靠不靠譜?如何科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志願填報賦能?
“對於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要持理性接納的態度。”重慶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欒曉表示,AI工具確實有不少優勢,比如它能快速整合高考政策、高校招生計劃等海量信息,為考生和家長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部分工具免費或收費不高,相比傳統人工咨詢付費服務費用低。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同時存在一些潛在問題。”欒曉稱,一方面,互聯網數據可能不准確、不及時,而且推薦算法難以真正理解考生的個性化需求和復雜情感,容易出現“AI幻覺”導致錯誤結論﹔另一方面,部分工具或平台的服務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証﹔此外,還可能存在考生敏感數據泄露的安全風險。
那麼,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AI輔助填報志願工具呢?欒曉給出了建議:首先,考生和家長要從思想上明確工具定位,將AI視為填報志願的助手,利用其整合信息的能力拓寬選擇范圍,但最終決策不能完全依賴它。其次,做好對比核實篩選工作,優先選擇口碑好、評價高的AI平台,並同時使用多個平台對比分析推薦結果﹔輸入指令時務必准確,還要通過查閱院校官網、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等權威渠道查閱信息,並結合線下高考招生咨詢會,篩選出符合自身興趣、能力和職業規劃的志願選項。最后,借助AI測評工具挖掘自身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等特點,結合大學和專業的短期學習目標以及畢業后的長期職業目標,讓志願填報更契合自身實際情況與發展期望。(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周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