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重慶:打通戒毒人員再社會化“最后一公裡”

2025年06月23日13:46 |
小字號

一個曾被毒品掏空人生的漢子,不僅戒掉了毒癮,還在重慶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民警的幫助下創辦了金屬回收公司,用雙手拼出了新生。他的故事,正是戒毒人員戒除毒癮,突破再社會化障礙的鮮活縮影。

2003年,二十多歲的金某在社會朋友“敬杯酒”的聚會中,沾染了毒癮。從第一次被送進戒毒所起,他的人生就像被按下了重復鍵——毒癮發作時失控復吸,清醒后又在悔恨中走進戒毒所。“最絕望的時候,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2021年最后一次進入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時,金某的父親病重,隔著電話聽著母親哽咽的聲音,這個硬漢第一次在民警面前紅了眼眶:"想照顧老人卻做不到,太愧疚了。"

民警敏銳捕捉到了金某的情緒變化。在他的協調下,戒毒所特批了一次視頻會見。當屏幕裡出現父親憔悴的面容,金某積壓多年的情感決堤了。“那次視頻后,他開始主動參加康復訓練,眼神裡有了光。”民警回憶。大隊領導為他定制了“親情修復+技能培訓”計劃:安排心理咨詢師疏導情緒,推薦他參加環保用品制作培訓。

2022年,金某帶著戒毒所頒發的技能証書走出戒毒所。此后,戒毒所的民警經常去回訪他,幫他辦理醫療保險,協助他到市場監管局注冊個體工商戶,還為他到街道報名創業扶持培訓班。“創業初期時,政府補貼了30%的費用,相當於幫我走穩了第一步。”金某的金屬回收公司開業那天,民警悄悄來看他,雖然沒多說什麼,但眼神裡的鼓勵比什麼都重要。如今回收站月營業額穩定在2萬元左右,金某還帶動其他人員就業。

“新朋友們剛開始也防著我,直到看我每天凌晨4點就去工作,才慢慢放下戒心。”金某摸索出一套“重生法則”:主動切斷與舊友的聯系,把微信裡所有涉毒人員拉黑﹔每天在朋友圈分享進貨、送貨的日常,用行動証明自己的改變。他如今組建了“互助群”,常帶著群友們去幫助一些有困難的人,“想讓大家知道,我們也能為社會做貢獻。”

“金某的轉變証明,戒毒人員缺的不是能力,而是重新融入的機會。”場所相關負責人說道,社會應摒棄“標簽化”思維,像對待普通創業者一樣給予他們平等機會。近年來,未成年人強制隔離戒毒所圍繞“教育戒治——技能培訓——就業銜接——跟蹤幫扶”全鏈條服務,協同當地人社部門和社會公司機構定期舉辦專場招聘會,給予戒除人員就業幫助,助力戒除人員再社會化瓶頸問題。(胡曉未)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