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停車管理條例》7月1日起施行

7月1日起,《重慶市停車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條例》共有56條,精准把握了道路違法停車執法、收費泊位免費停車時間等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制度設計將民生需求轉化為有效的法律條例。
道路違法停車
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面對停車管理中權責不清,執法主體交叉的難題,《條例》第五條第一款規定,城市管理部門是停車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停車管理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路內停車泊位等設施的設置、維護和管理。
同時《條例》也明確了執法主體——“違反本條例關於機動車停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由公安機關統一執法標准、手段、力度,解決因部分車主“選擇性違法停車”導致的亂停亂放問題。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體現了協同治理的要求,執法剛柔相濟的特點。例如《條例》第四十五條提到,城市管理部門和公安機關應當共享信息,開展執法聯動,共同構建協同高效的執法體系。
《條例》第二十九條第四款規定,公安、城市管理部門的執法輔助人員經培訓合格后,可以輔助開展機動車違法停車行為的教育勸導、信息採集、信息告知等工作,相關停車違法信息經公安機關調查核實后依法處理。
鼓勵社會主體
多元化參與停車場建設
停車資源不足,停車場服務不佳,停車位使用率不高……瞄准停車管理中出現的核心問題,《條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高增量,盤活存量,確保條款適應現實需求。
面對停車資源不足的現狀,《條例》第八條規定,鼓勵社會主體多元化參與本市機動車停車場投資與建設。對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給予資金、土地等支持,在不改變用地性質以及規劃條件、不減少停車泊位的前提下,允許配建不超過規定比例的停車配套服務設施。
《條例》第十條規定,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新建公共停車場用地保障。對列入停車場專項規劃的,應當在詳細規劃中作出合理安排。具體舉措包括在不能滿足社會公眾停車需求的區域,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增建停車場。
為優化停車場管理服務,《條例》還要求停車場將停車數據信息實時接入智慧停車應用,通過該應用統一向公眾提供停車泊位信息查詢、車位預約、電子支付、停車引導以及泊位共享等一系列便捷的停車服務,借助科技手段優化停車體驗,提升我市停車場管理服務的整體水平。
同時,《條例》部分內容也結合“老舊小區改造”“錯時共享”等重點民生實事,通過法治護航民生工程。如《條例》第十四條規定,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老舊城區停車場建設統籌協調推進機制,結合城市更新,推動新建、改建、擴建停車設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在停車供需矛盾突出區域,可以依法利用已供未建用地、政府儲備用地、零星用地、橋下空間等設置臨時停車場。《條例》也鼓勵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向社會開放專用停車場,實行錯時共享停車。
住宅區
免費停放時間不少於30分鐘
針對群眾反映較突出的“入場即收費”“收費去哪兒了”“停車支付流程長廣告多”等問題,《條例》要求停車收費實行分類管理,政府定價、指導價綜合多因素制定差異化標准並及時調整,規定路內停車泊位收費應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向社會公開,統一規定車輛免費停放時間,不讓市民花“冤枉錢”。
例如《條例》第二十四條、第四十條規定,向社會提供經營服務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管理。停車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發展改革部門應當納入地方定價目錄,綜合考慮停車設施區域位置、服務條件、供求關系、停放時段、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以及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差異化收費標准,及時向社會公布,適時開展評估和調整。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應當給予車輛不少於十五分鐘的免費停放時間,其中,住宅區免費停放時間不少於三十分鐘。
為保障市民權益,《條例》還要求停車場的管理者或者信息服務企業應當簡化支付程序,不得設置商業廣告等影響支付時長的程序。《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應當具備智慧化管理功能,實現在線電子支付、現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提供在線電子支付的,應當簡化支付程序,不得設置商業廣告等影響支付時長的程序。”“停車場的管理者或者信息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採取安全保密措施,防止數據信息泄露,不得利用停車費支付系統收集與收費無關的信息,不得違法將信息提供給其他主體。”
《條例》還規定,路內停車泊位收費按照發展改革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所得收入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並向社會公開。
新規優化多項停車管理措施>>>
●明確停車管理權責:目前重慶車行道和人行道分別由公安機關和城管部門執法。條例施行后,道路違法停車改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理
●規定免費停車時長: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管理的,應當給予車輛不少於十五分鐘的免費停放時間,其中,住宅區免費停放時間不少於三十分鐘
●鼓勵參與投資建設:對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給予資金、土地等支持
●簡化車費支付方式: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應當具備智慧化管理功能,實現在線電子支付、現金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提供在線電子支付的,應當簡化支付程序,不得設置商業廣告等影響支付時長的程序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