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重慶養老服務行業人才如何培養

2025年06月27日08:44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近日,重慶啟動全國首個養老服務類專業公費生培養試點項目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據悉,該項目由市民政局和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聯合打造,今秋將迎來首批100名智慧養老服務公費生。

為什麼開展這項試點?針對當前養老服務行業人才短缺現象,重慶高校將如何培養相關專業人才?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為何開展試點

行業人才缺口大,且結構性問題突出

“整個行業非常缺人,尤其缺一線護理人員。”6月23日,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帶頭人雷雨向記者道出了學校開設公費培養生項目試點的初衷。

雷雨稱,近年來,隨著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特別是高齡、失能等老年人數量增加,對養老服務人才數量需求大、品質要求高。

我市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當前,重慶60歲以上老人已達801萬,約佔全市常住人口總量的1/4。養老服務人才需求量極大,具有專業技能的人才缺口高達1.5萬個。以養老護理員為例,缺口達1.7萬人,不少還是“40后、50后”人員,80%的文化程度較低,養老服務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問題突出,迫切需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管理人才也很缺。”重慶惠源家養老機構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湯偉稱,公司是全市首批養老機構之一,現有8家養老機構和27個養老服務站,有100多名養老服務人員,年服務人次在20萬左右。在2018年之前,養老服務人員平均年齡在52歲。近幾年,通過招進大學畢業生,從業人員平均年齡在三十幾歲,但是中堅力量和上層的管理人員如養老院院長的缺口仍比較大。

“特別缺的是高技能人才。”南岸區一家養老機構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和以前的養老服務只是講護理和照顧不同,現在需要從業人員對老人們進行康復訓練、護理引導,這些技能需要不斷地學習。”

對此,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我市現有養老服務崗位多集中於一線護理員、助浴員等基礎工種,而養老顧問、智慧產品設計師等符合老齡化需求升級的新興職業需求量較大,“傳統培養模式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多元化、專業化人才需求,人才擴容刻不容緩。”

人才怎麼培養

開設老年心理與精神護理課程,企業導師授課,增加實踐經歷

據了解,目前,包括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在內,我市共有13所高校開設了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每年大概培養畢業生1000余人。例如,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重慶護理職業學院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重慶移通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等。

這些院校是如何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呢?

“這次的100名公費培養生是專門為重慶主城都市區大型養老服務機構,定向培養養老服務高技能人才的。”雷雨介紹,該公費培養生項目以“自願報名、擇優錄取、公費培養、定向就業”為特點,考生被錄取后,須與學校、重慶市民政局簽定向協議,原則上不得轉學和轉專業。

在校期間,市民政局將統籌渝州養老集團等20余家試點機構,為畢業生提供100%對口就業崗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繳學費和住宿費,畢業當年接受重慶市民政局及試點區縣民政部門安排,到我市主城都市區養老服務機構就業,履約服務時間不少於三年。

在培養方式上,公費培養生項目將引進更多的企業導師授課,學生到行業機構鍛煉時間也會大大增加﹔在課程上,將增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醫養康養結合管理等課程。

重慶移通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養老服務管理專業一年共招140名學生。該專業負責人苟婷婷介紹,兩個專業的學生除了要在學校的康養實訓室開展實踐培訓外,每年,學生們還要到學校所在地——綦江區的有關社區、街道等,開展上百次的養老公益志願服務,在實踐中熟練技能。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學院院長唐萬珍為了培養養老服務人才,一方面,學院與國內高端養老龍頭企業,以及醫養結合示范養老機構等多家單位深度合作,以“訂單式”培養為學生打通就業通道。另一方面,學校在課程中還專門開設了老年服務溝通實務、老年心理與精神護理、常用老年照護技術等課程,讓學生的養老護理技能更加綜合全面,具備細節和瑣事處理能力。

如何讓人才留下來

多部門一起發力,形成成熟的職業化輸送路徑

記者了解到,去年底,市民政局、市委社會工作部、市教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破解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難題。

《方案》提出,將以發展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為重點,到2027年,全市養老服務人才達到2.5萬人,人才素質規模與全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和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相適應。到2029年,全市養老服務人才達到3萬人,人才對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具體來講,《方案》明確了拓寬人才來源渠道、健全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專業教育培養、建設人才培訓基地、加大人才培訓力度等12項工作舉措。

例如,我市將廣泛吸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到養老服務崗位就業,支持家政、物業、醫務人員等人才轉崗養老行業,引導養老服務機構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將支持職業院校擴大招生規模,納入職業教育扶持專業范圍。到2027年,全市建設10個養老服務人才培訓基地。

“解決養老行業‘用人荒’的難題,不僅僅只是招收更多護工那麼簡單。”唐萬珍和苟婷婷均表示,如何讓“青春養老人”留下來,如何讓有經驗的老護工跟上時代的節奏,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需要民政、人社、教育等部門一起發力,在專業人才的培養、職業技能的培訓和鑒定等方面,形成成熟的職業化輸送路徑。(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李志峰)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雲陽恐龍“小鄰居”似卞氏獸最新研究進展發布
  似卞氏獸未定種(Bienotheroides sp.)復原圖(繪圖:王瓊英) 人民網重慶6月26日電 (陳琦、劉敏)6月25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消息,重慶古生物研究院對外發布了對重慶雲陽恐龍的“小鄰居”似卞氏獸神經感覺系統研究最新進展,揭秘了雲陽中侏羅世恐龍同期生存的伴生動物的生活特性。相關成果已在國際期刊《Papers in Palaeontology》在線發表。…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6月27日開通運營
  人民網重慶6月25日電 (胡虹、劉敏)中國鐵路25日發布消息,新建重慶至廈門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將於6月27日開通運營,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長沙段全線貫通,重慶至長沙最快3小時53分可達,旅行時間大幅壓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株潭城市群間聯系更加緊密,將為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起自重慶東站,途經重慶市南岸區、巴南區、南川區、武隆區、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區,接入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高鐵黔江站,正線全長242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全線設重慶東、巴南、南川北、水江西、武隆南、彭水西、黔江7座車站,其中黔江站為改擴建車站,其余為新建車站。…
渝廈高鐵沿線崖壁上的“蜘蛛人”
  “今天,我們主要工作是對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楊柳村隧道進口仰坡、侯家坡隧道開展搜山掃危工作,大家一定要仔細點,不要漏檢,為高鐵順利開通把好安全關。”6月24日清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涪陵工務段黔江高鐵橋路車間工長楊立在出發前反復叮囑作業人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