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政務

重慶:超2300戶企業納稅信用連續5年保持A級

2025年07月07日10:03 |
小字號

近期,2024年度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出爐,重慶共評出A級納稅人5.7萬戶,同比增加2.24萬戶。其中,自2014年度起保持A級納稅信用等級的企業達238戶,連續5年保持A級納稅信用等級的企業共2304戶。談及納稅信用何以“多年A”,這些企業紛紛表示:“合規不是一陣的事,而是一直的堅持。”

完善內控機制 夯實合規管理根基

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與市場環境,重慶眾多納稅信用“多年A”企業表示,標准化、精細化的內控制度是長期合規的基礎和保障。

梁平區稅務人員走訪企業,講解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歸集等重點涉稅風險,幫助企業完善管理機制。何禮鵬攝

梁平區稅務人員走訪企業,講解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歸集等重點涉稅風險,幫助企業完善管理機制。何禮鵬攝

在2024年度納稅信用評價中,重慶久味夙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味夙食品”)再次獲評A級,連續11年保持A級納稅信用。“保持A級納稅信用,主要得益於我們構建了一套完備的內控機制。”久味夙食品財務負責人何力表示,公司將市場交易、合同管理、財務稅收等12個重點領域納入全流程、標准化內控管理體系之中,制定《財稅合規操作指引》《違規風險清單》等制度文件,將增值稅進項抵扣、產品收購憑証管理、費用分攤規則等業務要求,分解為28項可落地的操作流程,並按風險等級設置分級審批權限。

“通過流程再造,我們實現了從‘風險事后補救’到‘合規事前防控’的轉變。”何力表示,制度化管理讓公司及時規避了稅費政策適用、關聯交易定價偏差等風險,實現連續3年稅務零風險。

確保合規管理制度有效落地,也需要對合規執行進行嚴格監督,形成完整的工作閉環,推動企業從被動檢查整改向主動合規管理轉變。

千葉眼鏡連鎖股份公司董事長葉定坎介紹,該公司構建起“決策—執行—監督”的協同管控體系,配套督察部、審計部、稽核部三維監督,形成“業務論証、合規審查、分級授權”的管控閉環,通過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鏈條協同,確保合規管理要求在每個業務環節執行到位。

“作為擁有30余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得益於這套完備的制度保障,我們始終保持活力,連續11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企業。”葉定坎說,目前千葉眼鏡擁有400家門店,業務覆蓋全國30多個城市。

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中國財稅法治研究院研究員王婷婷認為,完備的制度對企業長期合規至關重要。建議企業在建立合規管理制度中,明確總體目標、機構職責、運行機制、考核評價、監督問責等內容,並針對安全生產、勞動用工、稅務管理等重點領域,以及合規風險較高的業務,配套合規管理具體制度或者專項指南,確保企業始終在合規的軌道上運行。

深化數智賦能 激活合規管控效能

當前,數字化技術正重塑企業管理模式。在重慶,眾多長期合規的企業已擁抱變革,推動合規管理向智能管控升級,不斷提升合規管理質效。

連續9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的重慶新天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公司”)是數字化轉型的典型代表。走進該公司生產車間,隻見原料入庫、生產計劃、質量檢驗、成品出庫等關鍵環節數據,都實時顯示在車間LED電視大屏上。生產線上的傳感器將設備運行狀態、能耗信息和原料投入產出不斷匯入數據中心。

新天公司財務負責人蔡稀伊介紹,公司通過搭建“業財資”一體化管理平台,深度整合財務、採購、銷售、生產、倉儲等核心模塊,實現了業務、財務、稅務數據的實時同步共享與流程自動化。同時,該公司還構建動態預警系統,通過內嵌內控指標、風險指標等關鍵數據,完成全稅種、全流程的實時財稅風險防控。

“業財資一體化管理平台是公司合規管控的重要支撐,過去一年,系統自動識別並預警了50多筆異常進項發票,及時糾正了50余次可能因操作失誤導致的申報數據偏差,幫助我們及時規避了潛在風險。”蔡稀伊說,數字化管控已延伸至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公司在生產環節引入智能制造MES系統,實現生產過程實時監控與排產優化,使設備綜合效率提升15%,產品不良率下降20%。

在企業內部稅務管理數字化轉型中,稅務部門還上線了“樂企”服務平台,提供發票開具、查驗、抵扣等全功能的各項數據接口,幫助企業實現財務系統升級轉型。

連續11年保持納稅信用A級的永輝物流有限公司,在2024年成功接入“樂企”平台,構建起數電票全流程自動化管理體系,實現了發票入賬風險提醒、銷售發票數據事前審核、發票系統自動開具。“這讓公司實現財務數據與稅務數據聯通,有效規避了虛開發票、申報數據錯誤、申報逾期等涉稅風險。”財務負責人陳均說。

重慶市稅務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重慶市已有上百家重點企業完成樂企平台對接,形成覆蓋制造業、物流業、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矩陣。

強化稅企協作 共筑合規發展生態

合規管理不是企業的單打獨斗,需要稅務等部門協同合作。近年來,重慶稅務部門以“服務+信用”為抓手,協調相關部門合力構建良性的合規生態。

今年3月,重慶市稅務局推出“稅企共進計劃”,為經營范圍廣、面臨涉稅事項復雜的大企業配備專屬“稅顧問”團隊,以“一站式”服務對接集團個性化需求,協調解決重大復雜涉稅事項,幫助企業平穩發展。

重慶宗申機車工業制造有限公司通過與稅務部門簽訂《大企業(集團)稅收遵從合作協議》,在跨境涉稅、跨區域政策適用等難題上獲得精准指導。“稅企合作提升了我們涉稅問題的處理效率,縮短了風險應對周期,讓我們在應對復雜稅務問題時,更有底氣。”宗申機車財務負責人黃雲江表示。

去年5月,重慶市稅務局聯合發改委、工商聯等部門發布《重慶市納稅信用提升計劃》,推出“信用賬戶”管理制度,為連續5年A級納稅人指派“專屬聯絡員”,讓守信企業在退稅辦理、信用貸款、招投標等方面享受更多便利和優惠,激發企業“守A爭A”的內生動力。數據顯示,2024年度,重慶A級納稅人佔比從2023年度的3.5%提升至5.8%。

重慶海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汽車發動機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領軍企業,連續11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通過‘信用賬戶’,我們可以實時查看信用評分、接收風險預警,及時糾正潛在的失信行為,確保信用記錄無瑕疵。同時A級納稅人身份讓我們在市場拓展、融資等多方面受益。”海通機械財務負責人易佑琴介紹,依托A級納稅信用,公司成功獲得銀行1000萬元無抵押信用貸款,完成智能化生產線改造,同時贏得長安、比亞迪等頭部車企的長期訂單,2024年訂單量同比增長30%,形成“誠信納稅—信用增值—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王婷婷表示,合規不僅是企業遵循法律法規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基業長青的戰略基石。企業應超越滿足最低監管要求的思維,讓合規意識融入發展基因。各部門要構建合規服務體系,共同推動市場環境從“一時合規”向“長期合規”轉變,推動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劉興宇、陳穎)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