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南紅旅路上一堂沉浸式“大思政課”

近日,重慶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習社”實踐團赴巴南區南泉街道,通過“實地探訪+數字宣傳+調研訪談”的模式,開展“探訪巴南紅旅路,追尋熱土赤子心”暑期“三下鄉”暨紅色研修實踐活動。團隊成員們重走巴南革命足跡,探索紅旅發展路徑,傳承紅色基因。
實踐團成員在解放重慶歷史陳列館錄制解說視頻。重慶財經學院供圖
實踐團首站來到南泉革命烈士陵園,祭拜革命先烈。在巍峨的紀念碑前,師生們整齊列隊,默哀獻花,緬懷先烈事跡,深切追思革命先輩。而后前往解放重慶主戰場遺址,尋蹤解放星火﹔走進彭氏民居,見証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歷史﹔漫步孔園,回憶陪都重慶的抗戰傳奇。在此過程中,歷史舊址被具象為有形有感的歷史情景,一堂堂沉浸式紅色“大思政課”悄然開展。
活動期間,網絡新媒體成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攝像機生動再現紅色遺址中的鮮活記憶,挖掘其中蘊含的紅色文化。魏家山碉堡碉樓外牆上彈痕密布,無聲訴說戰斗之激烈,烈士之英勇﹔解放重慶歷史陳列館展櫃裡圖文資料詳實,緩緩鋪開重慶解放壯闊畫卷。團隊採用“現場講解+數字宣傳”的方式,既真實講解歷史故事,又通過新媒體放大傳播效應,在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助推地方紅色文旅發展。
立足鄉村振興戰略,實踐團還開展了“關於巴南區紅色旅游現狀及提升對策”調研訪談活動,並通過走訪景區工作人員、當地居民和游客,發放調研問卷,廣泛收集意見和建議。調研中,當地群眾提出“開發沉浸式體驗項目”“加強紅色文化宣傳”等建議,為紅色旅游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紅色旅游不僅是簡單的參觀游覽,更是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途徑。作為青年學生,我們有義務講好巴南紅色故事,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一位成員在調研后深有感觸。
實踐團成員在當地群眾中做問卷調研。重慶財經學院供圖
實踐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財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將以此次研修為契機,打造紅色沉浸式“大思政課”,建設紅色研修實踐基地,上好“行走的思政課”和“場館裡的思政課”,為思政課社會實踐搭建更多平台,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晏紅霞、黃濤、高雪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