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讓數據“跑起來” 數字平台賦能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在經濟發展的浪潮中,中小微企業作為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資產輕、融資難等問題一直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近年來,作為重慶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機構、全國首家“A+H”股上市農商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重慶農商行”),始終堅守服務實體經濟主責主業,堅持數字驅動,強化數字平台應用,大力挖掘數據價值,不斷創新信貸服務模式,積極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聚焦“資金流”,打造信貸服務新模式
2024年10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創新搭建的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下稱“資金流信息平台”)正式上線運行,重慶農商行成為全國首批、西南唯一接入資金流信息平台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
據介紹,資金流信息平台通過為中小微企業建立資金流信用檔案,動態反映中小微企業經營情況、收支狀況、償債能力、履約行為,實現了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跨行共享,幫助金融機構為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對於缺乏有效征信信息的“信用白戶”企業精准畫像、精准授信,助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接入平台后,重慶農商行積極加強資金流信息平台應用,通過企業資金流數據增信、精准滴灌,更加准確、全面、高效地評估企業信用狀況,構建“資金流信用”信貸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業獲得融資。
重慶園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據了解,該企業位於重慶市江津區雙福工業園區,專注於摩托車和汽車零配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自2024年成立以來,該企業業務增長迅速,資金需求也進一步加大,但由於成立時間短且無征信記錄,在傳統信貸模式下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在走訪企業調研過程中,重慶農商行江津分行引導該企業通過資金流信息平台為自身增信,基於平台提供的動態數據,發現該企業雖無傳統征信記錄,但資金周轉穩定,回款周期合理,具備較強的持續經營能力。很快,重慶農商行江津分行迅速完成授信審批,給予企業600萬元授信額度,並首期投放400萬元,極大緩解了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
“通過資金流信息平台授權,我們企業成功獲得了銀行的首貸支持,從‘信用白戶’轉變為有授信的企業,為我們企業持續融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該企業負責人說。截至2025年6月末,重慶農商行已通過平台查詢資金流信用信息報告14224筆,利用該平台授信企業超過2100戶、授信金額近百億元。
與此同時,重慶農商行還依托資金流信息平台數據,持續創新金融產品,積極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提供融資便利。比如,該行創新定制的線上信用貸款產品——“流水貸”已上線運行,單戶最高額度200萬元。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流水貸已為300余戶企業授信超過2.9億元,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打破“信息壁壘”,暢通企業融資新渠道
信息不對稱是影響小微企業融資的一大障礙。近年來,重慶農商行積極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通過加強與“信易貸·渝惠融”“金渝網”等平台的數據鏈接,進一步強化涉企信用信息運用,創新融資產品、優化辦貸流程,持續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比如,在重慶金融監管局支持下,重慶農商行積極對接該局推送的資金流水“白名單”企業,有效提升了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精准性、及時性。
重慶旭柳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勞保用品、五金器材銷售的企業,也是重慶金融監管局推送的資金流水“白名單”企業。近期,重慶農商行在“信易貸·渝惠融”平台收到金融監管局推送的名單后,第一時間落實沙坪壩支行開展對接。了解得知企業正准備支付一筆貨款並要發放工資,有一定的融資需求,沙坪壩支行工作人員隨即向企業負責人洪女士推薦了該行線上稅快貸產品。洪女士通過手機在線發起了申請,經系統自動審批,很快便獲批了信用貸款、額度為155萬元,並順利完成了線上簽約、用款等手續,貸款很快就到賬了,解了客戶的“燃眉之急”。
“下一步,我行將繼續充分用好用活資金流信息平台以及‘信易貸·渝惠融’‘金渝網’等數字平台,深入推進企業信用信息數據賦能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發展需求,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為助力全市‘六區一高地’建設貢獻源源金融力量!”重慶農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鄒雨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川渝38館聯展啟幕 百位藝術家精品亮相
- 人民網重慶7月9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7月8日,“2025年成渝美術館聯盟學術季”在四川美術學院啟動,作為學術季的重磅活動,由成渝美術館聯盟38家成員單位聯合策劃的“雙城潮涌·美術館之眼——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術館聯盟提名展”同步啟幕。 本次展覽共集結了110位藝術家創作的120余件(組)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多元類型,更有國內藝術機構推薦的國際藝術家作品同台亮相。…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