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打響防汛排澇保通戰 守護百姓出行“生命線”

自7月8日接到暴雨黃色預警后,九龍坡區交通運輸委迅即啟動防汛應急響應機制,聚焦公路運營安全與橋梁結構安全雙重保障,組織近百名應急人員24小時連續作戰,全力守護百姓出行“生命線”。截至7月9日下午,全區公路及重點橋梁通行狀況基本穩定可控。
工作人員檢測橋梁結構安全。九龍坡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公路是人員、車輛流動的主要通道,區交通運輸委聞汛即動,全覆蓋巡查公路,高效率排除隱患。累計投入應急人員96人次、巡查車輛27車次、搶險機具13台,對國道G212蘭龍路、省道S544歌石路、縣道X701陶西路、X702觀玉路、X703陶元路等關鍵路段實施高強度、拉網式動態巡查。設置醒目安全警示標志7處,快速清理倒伏行道樹、竹類等影響通行綠植30處,全力疏通堵塞水篦子58處、邊溝涵洞34處,排除路面積水點9處,保障路面行車安全。同時對在建山田路項目、東港路項目、千九路項目及時開展汛期排查,並會同參建單位加強巡查頻率,及時解決因強降雨帶來的災害。
應急人員在巡查中發現,S544歌石路K58+250上行發生約50平方米的路面水毀,區公路事務中心立即啟動搶通預案,實施科學臨時交通管制,將單向3車道封閉2車道,設置規范警示區。組織力量現場值守疏導,確保車輛安全有序通行。目前該路段通行秩序正常。
在橋梁結構安全方面,區交通運輸委第一時間協同專業橋梁檢測機構組建聯合巡查組,對轄區內43座橋梁開展拉網式精准排查,做到嚴控三大安全核心。嚴查墩台、梁體、支座等關鍵部位,確保結構安全無死角﹔加強積水風險嚴管控,確保橋面及引道排水暢通﹔實時掌握通行狀況,做到動態評估,及時處置障礙險情。
接下來,區交通運輸委將持續保持應急狀態,密切跟蹤雨情、水情、路況、橋況變化,不間斷巡查重點路段、橋梁,人員、設備24小時待命,及時發布路況信息,引導公眾安全出行,堅決打贏防汛排澇保通攻堅戰,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道路暢通。(黃秋彤、譚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重慶20區縣啟動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重慶7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7月9日,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7月7日20時針對北碚區、渝北區、潼南區、合川區、銅梁區、大足區、榮昌區、江津區、沙坪壩區、巴南區、永川區、璧山區、綦江區、南川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九龍坡區、墊江縣、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22個區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根據最新雨水情變化,經加密會商研判,按照《重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7月9日7時起針對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重慶高新區、江津區、綦江區、南川區、璧山區、永川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合川區15個區縣調整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新增渝中區、大渡口區、南岸區、江北區、萬盛經開區5個區縣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榮昌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墊江縣7個區縣保持防汛四級應急響應不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