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健康視覺

從“精准”到“智捷”:近視手術技術的進階之路

2025年07月10日16:03 |
小字號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觀看人民網健康視頻節目,我是文彥。當下,近視手術領域新技術、新設備不斷升級,新的材料不斷涌現,推動著手術向更安全、精准、高效的方向大步邁進。今天,我們邀請到普瑞眼科醫院集團渝貴省區副總院長、重慶普瑞眼科醫院業務院長彭艷麗,就近視手術的前沿動向,以及手術安全的重要性展開討論。彭院長,你好!

彭艷麗:主持人好,大家好!

主持人:目前,近視手術的前沿動向如何,請彭院長為我們介紹一下。

彭艷麗:近視手術領域的發展,體現在多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個性化定制成主流趨勢。

隨著對視覺質量要求的提升,個性化定制手術方案成為主流。醫生不再僅依據近視度數、散光等常規指標制定方案,而是結合波前像差、角膜地形圖等多維度數據,為患者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例如個性化飛秒手術,能根據患者眼部獨特的生理特征進行切削,精准解決個體視覺問題,減少術后眩光、光暈等不適,提高視覺清晰度與舒適度,滿足不同患者對夜間視力、運動視力等特殊需求。

第二個方面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開啟智能手術時代。

AI在近視手術中的應用愈發深入。例如,微創全飛秒精准4.0-VISULYZE手術借助AI算法和大數據分析,將患者的驗光結果、角膜形態、年齡、職業等多維度信息輸入系統,智能化生成個性化的手術方案,使術后視力更接近“完美裸眼狀態”。再如AI⁺千頻優視2.0-Foresight手術基於AI智能算法,根據術前眼部數據,如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屈光狀態和高階像差等,在醫生輸入初步手術設計方案后,可預測術后角膜的形態,並生成角膜地形圖直觀呈現出來,幫助醫生和患者更直觀地了解手術預期效果。

第三方面是設備升級,手術效率與精准度雙飛躍。

其中,全飛秒手術的升級是一大亮點。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借助蔡司新一代機器人全飛秒VISUMAX 800設備,重新定義了屈光手術的效率與安全標准,開啟了近視矯正的極速、智能新時代,引領著屈光手術領域邁向更高的台階。

主持人:您提到的新全飛手術方式,相較於傳統的近視手術有何區別呢?

彭艷麗:相較於傳統的近視手術,區別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一、手術過程與體驗

SMILE pro單眼激光掃描時間縮短至10秒以內,整體手術流程時間縮短36%。雙機械臂360°協同操作,患者無需移動,配合八色光情緒安撫系統,手術體驗更好。

二、設備與技術

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採用蔡司新一代機器人全飛秒VISUMAX 800設備,掃描頻率更高,能更均勻、細膩地完成透鏡制作。配備智能中心導航定位(CentraLign)和眼球自旋補償導航(OcuLign)系統,可實時追蹤眼位動態,自動校准術中眼球旋轉。

三、術后效果與安全性

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智能導航系統使散光矯正更精准,術后高階像差降低,實際矯正度數更接近目標矯正值,殘余散光更低、軸向誤差更少。負壓環失吸風險同時降低,中心定位不偏離,角膜生物力學更穩定,抗擊力更強。

四、適用范圍

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適合近視度數在1000度以下,散光度數在500度以下的患者。由於其更高的手術精度和穩定性,術后干眼等並發症相對較少,適合攝影師、電競選手等對手術安全性和視覺質量有較高要求的人群。同時,由於其激光掃描時間在10秒以內,也適合對於手術敏感、容易緊張、怕術中配合不好的患者。

主持人:假期選擇近視手術的人群有所增長,對此,你有哪些建議呢?

彭艷麗:假期近視手術人群增多,給有摘鏡打算的人群一些建議:

術前准備

提前了解手術類型,無論選哪種手術,都要到正規眼科機構做全面檢查,像屈光度、眼壓、眼底、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生物力學檢查等項目必不可少,確認符合手術條件才行。如果平時戴隱形眼鏡,普通軟性隱形眼鏡需停戴1周,硬性隱形眼鏡(RGP)停戴3周,角膜塑形鏡則要停戴3個月及以上。

術中配合

手術時保持放鬆,聽從醫生指令,比如注視指示燈等,避免眼球隨意轉動,以免影響手術精准度。若有不適先告知醫生,不要擅自行動。

術后護理

術后嚴格遵醫囑用藥,按時滴眼藥水,不能自行增減劑量或停藥。注意用眼衛生,短期內別揉眼,避免臟水入眼,防止感染。雖然隨著新全飛等手術設備的升級,術后恢復越來越快,但初期也別長時間看電子屏幕,遵循“用眼1小時,休息片刻”原則 。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規律作息,促進恢復。按醫生要求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調整恢復方案。

主持人:您怎麼看待“安全是手術的前提,同時也是推動發展的動力”這句話呢?

彭艷麗:這句話深刻揭示了醫療領域的核心邏輯,在近視手術的發展進程中得到了充分印証,以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為例,便能清晰窺見安全與技術革新的緊密關聯。

從手術本質來看,安全是一切醫療行為的基石,近視手術也不例外。若無法保障安全,即便手術在矯正視力上效果顯著,也難以被患者接受與市場認可。回顧近視手術的發展,早期的放射狀角膜切開術(RK)因術后角膜易出現瘢痕、穩定性差等安全隱患,逐漸被淘汰﹔傳統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雖應用廣泛,但制作角膜瓣存在瓣移位、感染等風險。

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之所以成為當下新選擇,正是因其術中速度快,更易配合,降低術中失吸風險,在安全性上的表現更突出。同時它也具備微創全飛秒家族的原有優點,如無需制作角膜瓣,最大限度保留了角膜的生物力學穩定性,減少干眼、角膜瓣相關並發症的發生,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手術選擇。

同時,對安全的追求持續推動著近視手術技術的迭代升級。為了讓手術更安全、更精准,研發人員不斷探索新技術、新設備。新微創全飛秒手術SMILE pro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它依托蔡司新一代機器人全飛秒VISUMAX 800設備,搭載CentraLign智能中心導航定位與OcuLign眼球自旋補償導航系統,實時動態補償眼球旋轉,精准捕捉中心定位,極大減少人為誤差,降低偏心切削,全方位提升手術質量安全性﹔雙機械臂360°協同操作,進一步增強了手術的穩定性與精准度。這些技術突破不僅是為了滿足當下患者對安全手術的需求,更是在安全的基礎上,推動近視手術朝著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以應對未來不斷變化的臨床需求與患者期待。

主持人:您認為,未來近視手術發展的方向將往何處?

彭艷麗:我預測,未來近視手術可能會朝著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1. 技術更安全精准:新型激光和飛秒技術不斷涌現,能根據患者眼部結構和屈光狀態定制方案,提升夜間視力和視覺敏感度。還會有更先進的激光設備,提高精准度,減少創傷、手術時間和恢復周期。

2. 個性化更突出:除考慮眼部生理特征,還會結合患者年齡、職業、生活習慣等選擇術式和參數,如高度近視者適合ICL晶體植入術,追求微創恢復快的可選全飛秒激光手術。

3. 術后恢復更好:隨著手術技術改進和患者選擇更謹慎,視力恢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手術會更注重患者舒適度,降低術中不適感。

4. 適用人群擴大:隨著技術發展,一些高度近視、角膜較薄等特殊情況患者也可能適合激光手術。

5. 人工智能助力: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更精確的術前診斷、手術規劃和術后效果預測。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謝彭院長的分享,同時也感謝大家的關注,再見!

彭艷麗:再見!

(責編:劉祎、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