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動態

從研發投入到ESG收益 重理工學子“算”出企業“向善路徑”

2025年07月11日18:13 |
小字號

近日,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財智繪豐都”鄉村振興促進團拿著專業“放大鏡”和“計算器”,深入三合科技企業孵化園、豐都麻辣雞產業園、春安村採摘園,聚焦“民營資本負責任投資的引導機制與向善治理研究”課題開展調研。

這場兼具專業深度與實踐價值的調研活動,不僅以專業素養為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精准方案,更彰顯了會計專業師生以專業所長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

促進團與民營企業負責人交談。唐鈺涵攝

促進團與民營企業負責人交談。唐鈺涵攝

調研團隊精准切入,通過問卷調查與面對面訪談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收集民營企業主、企業職工及政府工作人員的一手信息。在三合科技企業孵化園,學子們化身“企業診斷師”,熟練運用成本性態分析、投資回收期測算等專業工具,層層拆解企業研發投入邏輯,梳理“研發投入—效益評估—鄉村輻射”關聯模型,助力科技民企精准把控創新投入,釋放帶動鄉村產業升級的潛力,引導民營企業實現負責任投資。

豐都麻辣雞產業兼具特色經濟與非遺傳承雙重屬性,是團隊解碼“向善治理”的另一鮮活樣本。在參觀產業園的過程中,團隊深入探討非遺保護與市場化運營的平衡路徑,尤其關注企業負責人在技藝傳承、品牌打造與鄉村振興融合中的投資決策與責任踐行。

促進團調研麻辣雞產業發展狀況。吳承霖攝

促進團調研麻辣雞產業發展狀況。吳承霖攝

“如何讓一碗麻辣雞既香飄市場,又帶富一方百姓?”促進團從成本核算、收益分配等專業角度,提出“非遺技藝傳承成本分攤”“品牌溢價反哺鄉村供應鏈”等具體思路,將“一碗麻辣雞帶富一方”的願景轉化為可量化、可執行的收益分配方案,用專業算力為“向善治理”鋪設堅實的財務軌道。

在春安村採摘園,面對蓬勃發展的農旅產業,學子們的視角投向更可持續的未來。例如可以構建“ESG成本核算體系”,量化生物農藥使用、水肥灌溉等綠色投入的長期生態效益與潛在成本節約,引導企業持續踐行環保責任,降低鄉村生態治理壓力﹔建立“產業鏈延伸的成本收益模型”,測算李子加工品、干花椒等衍生產品的附加值,推動企業通過產能擴張與品牌建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以財務數據驅動民營資本將經營目標與鄉村振興深度綁定。

促進團前往春安村採摘園。唐鈺涵攝

促進團前往春安村採摘園。唐鈺涵攝

調研期間,學子們還通過電話訪談梳理典型案例,用實証分析量化“向善治理”對企業聲譽、團隊凝聚力及區域經濟的積極效應,形成“社會責任成本分攤表”等工具,讓企業社會責任可追溯、可評估。

此次調研是會計專業知識從課堂走向田野的生動實踐,為民營企業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團隊成員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市場力量的積極參與,而引導這股力量“向善而行”,則需要專業的“導航儀”與“助推器”。團隊將系統梳理調研成果,形成專業分析報告,以會計人的專業智慧助力民營企業優化投資機制,讓“向善治理”成為推動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強大動力。(晏紅霞、米揚)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