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証全覆蓋 這個夏天萬盛2000余名教師從“心”出發

正值暑期教師“充電”黃金期,重慶市萬盛經開區中小學教師齊聚四大培訓會場,同步開啟心理健康教育C級資格認証暑期集中培訓。這場規模空前的“心育淬煉”,目標直指一個:為全區每一位教師裝上識別心靈信號、守護學生成長的“心”引擎。
專業賦能 打造看得見的“心育工具箱”
翻開培訓手冊,一張清晰的“心育能力圖譜”勾勒出四天高強度研修“四重奏”:織密“雷達網”,提升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能力﹔架設“連心橋”,優化家校協同共育策略﹔掌握“解碼器”,精研個案輔導的專業技能﹔構筑“能量站”,強化教師自我關懷與心理韌性。
“異常就是信號!”在心理問題識別課堂,專家劉建華將專業量表化作“心靈探測器”。參訓教師陳莉深有感觸:“培訓讓我學會了捕捉沉默背后的風暴,預警效率提升肉眼可見。”
專家田中偉帶來的校園危機干預“三階法”(安全守護—專業介入—持續跟蹤),通過逼真情景模擬,將抽象流程轉化為教師手中可操作的“應急盾牌”。
“先點亮自己,才能照亮他人。”自我關懷模塊中,專家李章紅的團體正念練習讓許多教師悄然拭淚。田中偉傳授的“自我關懷三步法”(情緒覺察—心態培育—韻律構建),融合理論與生活智慧,為教師量身定制“心靈保養手冊”。學員們反饋,掌握了這些“心能量”補給術,職業倦怠感顯著降低。
融合創新 讓心育滲透學科“毛細血管”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學科教學?培訓中,語文課《背影》情景劇變身情緒療愈場﹔數學“相遇問題”折射人際交往智慧……“原來數學公式也能解‘心結’,這顛覆了我的教學觀。”參訓教師李敏的筆記上寫滿了驚嘆。
專家劉莎則用沙盤游戲、即興心理劇點燃創意火花,將團輔課堂變成魔法工坊。一場為“問題學生”設計的沙盤療愈方案討論中,教師們從面紅耳赤到擊掌相慶,親歷了專業碰撞的力量。課程研發專家吳燈站在哲學與實踐的交叉點,指導教師以學生需求為原點,開發“有溫度、可觸摸”的心育課程 。
“這四天,是賦能,更是喚醒。培訓為我的教育行囊裝上了‘心’導航。”學員代表周華的心聲道出了普遍共鳴。如今,萬盛經開區2000余名手持C証的“心靈使者”已全員回歸校園。他們不僅收獲了專業資質,更裝備了識別心靈迷霧的“雷達”、架設溝通橋梁的“密鑰”、撫慰成長煩惱的“良方”,以及守護自身心燈的“能量源”。
萬盛經開區黨工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陳永祿表示,這場暑期傾力打造的“心育淬煉”,遠非一次簡單的資格認証,更標志著萬盛教育生態的一次重要升級——將心理健康教育從“選修項”變為每位教師的“基本功”,從“邊緣輔助”推向“育人核心”。它播下的不是短暫的火星,而是燎原的“心”火。這火焰,將點亮教師們更加敏銳、堅韌、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實踐,構筑起守護全區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堅實屏障。(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