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重慶

十萬鐵塔基站賦能重慶數字化轉型升級

2025年07月13日09:52 | 來源:重慶日報網
小字號

7月1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塔)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加快提升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水平、積極推行綠色集約共享的建設模式、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當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而作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信基站堪稱數字經濟時代的“幕后英雄”。

如何快速推進通信基站建設?如何最大限度發揮通信基站的作用,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升級賦能?近年來,重慶積極推進數字重慶建設,在這些領域持續進行創新探索。此次雙方攜手深化合作,是一系列努力的縮影之一。

關鍵詞 通信基站建設

跑出“加速度”,行政村5G通達率達100%

在重慶奉節縣三峽之巔景區,雲霧繚繞的峰頂矗立著一座12米高的通信鐵塔,格外引人注目。

近年來,三峽之巔景區因游客逐漸增多,網絡信號不佳的問題愈發突出。2025年初,中國鐵塔重慶公司(以下簡稱重慶鐵塔)聯合運營商進行信號測試后,決定在景區仰觀台附近的山脊上建設通信基站。

“建設這個通信基站,難度超乎想象。”重慶鐵塔奉節縣區域經理翟緒回憶,在這裡,上山僅有石階,車輛無法通行,使用無人機吊裝成本又過高。最后,施工團隊只能用騾子馱運設備和材料,耗時5天才完成物料搬運。

挖掘基坑也是個棘手問題。山脊上全是岩石,工程機械上不來,手工挖掘又挖不動,大家隻得用水磨鑽慢慢鑽。

即便如此,重慶鐵塔還是僅用1個月時間就完成建設任務,讓三大運營商趕在今年“五一”前實現三峽之巔景區5G網絡信號全覆蓋。

如今,從奉節順江而下,兩岸山嶺間的通信鐵塔讓長江沿線信號滿格。村民在船上掃碼交易農產品,游客與親友分享沿江美景,方便快捷。

“近幾年來,重慶新建通信鐵塔(包括杆和塔兩類基站)共享率由過去的14%提升到87%,累計減少通信鐵塔重復建設近5.7萬座。”重慶鐵塔副總經理鄧忠惠介紹,這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也加快了基站建設速度。

截至目前,重慶鐵塔已在全市累計建設10萬余個5G基站,在偏遠鄉村、山區等區域累計建成3033個普遍服務基站。全市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36.74個。

如今,全市城區、重點景區、高鐵、地鐵等重點區域和場景實現了5G網絡覆蓋,行政村5G通達率為100%。鄉村居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暢享數字生活。

關鍵詞 助力漁政執法

通信塔上高清攝像機成“千裡眼”,讓非法捕魚無處遁形

“長江邊上有人架了3根魚竿釣魚。”近日,重慶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執法人員收到了來自重慶鐵塔“智慧漁政”手機App的報警提示。

執法人員迅速前往現場,對非法捕魚行為進行了處置。

2021年1月1日起,長江十年禁漁。這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境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每年3月至6月禁釣期內,全市754條禁捕河流全面禁止垂釣。由於禁捕范圍廣,監管難度大,過去主要靠人監管,打擊非法捕魚行為存在“發現難、取証難、反應慢”等痛點。

如何解決這道難題?2021年,重慶鐵塔聯合重慶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總隊,創新打造了智慧漁政AI預警處置系統。

該系統通過架設在中國鐵塔遍布於重慶重點流域和河段通信杆塔上的高清雲台攝像機,可在3公裡范圍內水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清晰監控,自動抓取違法捕撈和違規垂釣等違法行為畫面。

抓拍后,系統利用大數據、AI算法等技術進行智能分析,向執法人員手機端推送預警信息。執法人員隨即趕赴現場處置,並上傳現場照片到系統。由此,實現了違法預警、智能派發、處置跟蹤、綜合分析等全流程閉環管理。

“這種從人防到技防的轉變,彌補了以前靠人巡查的不足,提高了執法效率,有助於更有力地打擊非法捕撈行為,更好地保護漁業資源。”重慶鐵塔行業拓展部支撐部經理唐爽表示。

如今,已有超800座通信塔服務於重慶長江十年禁漁,涉及38個區縣共計約3400公裡長岸線,基本實現全市重要水域全覆蓋。

關鍵詞 賦能城市治理

通信塔變身“數字塔”“無人機機場”,構建全域立體感知監測體系

今年4月16日11時05分,北碚區施家梁鎮華菱路,一處通信基站上的無人機機巢艙門自動開啟,一架無人機輕盈滑出,對周邊區域進行自主巡檢。

它迅速鎖定一輛違停共享單車,進行抓拍。信息經無人機管理平台推送到北碚區運管服平台,后者即時派遣任務,施家梁鎮工作人員立刻前往處理。

這一幕,源於北碚區的“無人機城市治理駕駛艙”項目。這是重慶鐵塔構建的“空天地”一體化全域立體感知監測體系,北碚區期望用其解決城市管理中信息採集人員不足、巡查范圍和巡查時間受限的難題。

目前,該項目已建成5個無人機機場(機巢),投用8架無人機。無人機機場(機巢)巧妙地建於通信塔之上,為無人機穩定供電、網絡連接,讓無人機擁有7×24小時實時監測能力。

這些無人機能按照預設時間和航線自動巡檢,能精准識別露天焚燒、佔道開挖和車輛違停等城市管理中多種常見問題,並經系統推送至相關部門處理。

截至7月9日,8架無人機共計飛行479架次,上報生活垃圾亂堆放問題185件、共享單車違停問題90件。相較傳統方式,這一新模式的問題識別效率提高了50%,事件響應時間從4小時縮短至30分鐘,人力成本降低了30%。

智慧漁政場景和“無人機城市治理駕駛艙”項目的背后,是重慶將通信塔升級為“數字塔”,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創新實踐。

“通信塔站址資源多、分布廣,還配備了電力設施,便於挂載攝像機、傳感器等多種設施設備。”鄧忠惠說,基於這種優勢,近年來重慶鐵塔通過中國鐵塔搭建的鐵塔視聯平台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重慶超5400座通信塔變身為“數字塔”。

在此基礎上,重慶鐵塔攜手重慶市多個區縣和部門,為漁政執法、森林防火、環境監測、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裝上了“千裡眼”“順風耳”“智慧腦”,賦能數字重慶建設。(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黃光紅)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國航暑運在渝執飛41條航線 京渝快線每天14班
  人民網重慶7月11日電 (陳琦、劉敏)2025年暑運已迎來出游高峰,來自中國國航消息,2025年暑運期間,國航計劃在重慶執飛41條航線,包括32條國內航線和9條國際及地區航線。 國內方面,國航將持續升級快線體系,優化航班時刻,其中國航重慶-北京快線每天14班,國航與深航攜手打造的重慶-深圳城市快線增至每天9班,快線旅客滿足適用條件可以享受隨到隨走服務,提供便捷出行體驗﹔加密重慶至上海虹橋、呼和浩特、福州、杭州、銀川等航線,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將安排寬體機執飛重慶-北京、重慶-上海虹橋、重慶-杭州等航線的部分班次。…
重慶20區縣啟動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
  人民網重慶7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7月9日,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7月7日20時針對北碚區、渝北區、潼南區、合川區、銅梁區、大足區、榮昌區、江津區、沙坪壩區、巴南區、永川區、璧山區、綦江區、南川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九龍坡區、墊江縣、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22個區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根據最新雨水情變化,經加密會商研判,按照《重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7月9日7時起針對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重慶高新區、江津區、綦江區、南川區、璧山區、永川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合川區15個區縣調整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新增渝中區、大渡口區、南岸區、江北區、萬盛經開區5個區縣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榮昌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墊江縣7個區縣保持防汛四級應急響應不變。…
川渝38館聯展啟幕 百位藝術家精品亮相
  人民網重慶7月9日電 (劉政寧、周小平)7月8日,“2025年成渝美術館聯盟學術季”在四川美術學院啟動,作為學術季的重磅活動,由成渝美術館聯盟38家成員單位聯合策劃的“雙城潮涌·美術館之眼——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美術館聯盟提名展”同步啟幕。 本次展覽共集結了110位藝術家創作的120余件(組)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裝置、影像等多元類型,更有國內藝術機構推薦的國際藝術家作品同台亮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