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大咖解讀2025全國新能源商用車性能評價賽

人民網重慶7月13日電 (記者胡虹)10日,2025EC-PAC全國新能源商用車性能評價公益賽在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落幕。此次賽事不僅是前沿技術的展示與比拼,更是推動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實踐。
從用戶企業到制造廠商,從行業專家到第三方機構,與會各方一致認為:這項堅持公益屬性的專業賽事,正在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建立科學、公正、與時俱進的評價體系,賽事既為終端用戶提供了可靠的採購參考,也為制造企業指明了產品優化方向,更助力政府部門制定更精准的產業政策。
“這次活動結果非常公正、客觀,整個測評過程非常專業,維度也很全面,測評結果對使用企業來說具有比較強的參考性。”作為新能源商用車的直接使用者,中國外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全球市場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庄夢齊對賽事價值給予高度評價,她希望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每年持續舉辦,讓使用企業在採購和使用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比較好的參考標准。
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趙波則認為續航裡程、能量回收、充電兼容性成為制造企業關注的核心技術指標。
趙波表示:“續航裡程代表了新能源商用車的競爭力,直接影響車輛的實用性和市場接受度﹔能量回收貢獻率體現了車輛的能效水平,對於整車經濟性至關重要﹔充電兼容性則決定了車輛在不同場景下的實用性與適應性。”面對技術迭代,他建議:“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發展,制造企業對智能駕駛方面項目比較關注,期待未來賽事增設相關測試項目,推動行業技術邊界拓展。”
作為新晉商用車企業代表,長安凱程於6月26日剛剛發布全新一代V919車型,並攜該車型參加本次賽事3.5噸、3.7噸組別評測。長安凱程汽車研究院副總經理朱振濤強調了能耗電耗、動力性能與主觀評價三大關鍵評價維度。
“電耗直接影響到整個用戶運營成本,尤其在商用車電動化轉型關鍵期﹔動力性能則直接應對如重慶等山城復雜路況下的滿載、超載挑戰。主觀評價反映了用戶對於車輛實際使用的綜合評價,通過主觀評價對於產品改進和市場推廣的意義都非常大。”針對比賽未來優化方向,朱振濤著重指出:“安全是行業焦點,建議增加專項安全測評﹔同時提升主觀評價中用戶反饋權重,使產品開發更精准契合市場需求。共同促進新能源商用車開發更好的車輛便利、效率更高又安全。”
“賽事有效鏈接了制造企業、用戶單位與政府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為政策制定與標准修訂提供了真實、前沿的行業洞察。”擔任多屆賽事裁判工作的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專家顧問崔裡寧認為,賽事的終極目標在於“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促進良性競爭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實現安全、高效、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國航暑運在渝執飛41條航線 京渝快線每天14班
- 人民網重慶7月11日電 (陳琦、劉敏)2025年暑運已迎來出游高峰,來自中國國航消息,2025年暑運期間,國航計劃在重慶執飛41條航線,包括32條國內航線和9條國際及地區航線。 國內方面,國航將持續升級快線體系,優化航班時刻,其中國航重慶-北京快線每天14班,國航與深航攜手打造的重慶-深圳城市快線增至每天9班,快線旅客滿足適用條件可以享受隨到隨走服務,提供便捷出行體驗﹔加密重慶至上海虹橋、呼和浩特、福州、杭州、銀川等航線,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將安排寬體機執飛重慶-北京、重慶-上海虹橋、重慶-杭州等航線的部分班次。…
- 重慶20區縣啟動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
- 人民網重慶7月9日電 (劉政寧、姚於)7月9日,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發布消息: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7月7日20時針對北碚區、渝北區、潼南區、合川區、銅梁區、大足區、榮昌區、江津區、沙坪壩區、巴南區、永川區、璧山區、綦江區、南川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九龍坡區、墊江縣、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22個區縣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根據最新雨水情變化,經加密會商研判,按照《重慶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7月9日7時起針對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重慶高新區、江津區、綦江區、南川區、璧山區、永川區、大足區、銅梁區、潼南區、合川區15個區縣調整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新增渝中區、大渡口區、南岸區、江北區、萬盛經開區5個區縣為江河洪水、城市內澇三級應急響應,榮昌區、長壽區、涪陵區、梁平區、開州區、武隆區、墊江縣7個區縣保持防汛四級應急響應不變。…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