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直播+設計 重理工青年“破圈”助農

盛夏的巴渝大地,熱浪翻涌,青春激蕩。重慶理工大學多支“三下鄉”實踐團分赴石柱縣、江津區,以科技為筆、專業為墨,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揮洒青春智慧。從脆桃電商設計到花椒直播帶貨,從荔枝科技助產到企業法律護航,一場跨學科、多維度的助農實踐正在火熱上演。
“荔”見匠心 機械學子化身“鄉村推薦官”
地處長江沿岸的江津區朱楊鎮橋坪村,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所產“妃子笑”“帶綠”“仙進奉”等荔枝品種品質上乘、遠近聞名。近年來,該村積極推動荔枝產業向現代化、科技化轉型。
7月8日,在橋坪村荔枝園,機械工程學院“荔見匠心,械逅橋坪”實踐團12名學子化身“鄉村推薦官”,通過新媒體平台向全國網友推介橋坪村優質荔枝和富硒大米。一個半小時的直播,點贊量突破6.7萬次。
實踐團深入荔枝種植基地考察調研。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期間,學子們走進荔枝種植基地,實地了解果園智能化灌溉系統、土壤監測設備以及生態農業發展現狀。他們一邊記錄,一邊深入調研當地產業發展路徑,為后續助農行動積累一手資料。
破解“甜蜜煩惱” 設計點亮“桃”金路
7月9日,在石柱縣中益鄉華溪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紅土情·益鄉行”實踐團經實地調研發現,當地脆桃雖豐產卻困於線上銷路。
實踐團採訪當地種植戶。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豐收不等於增收,我們要把‘痛點’變成‘亮點’!”團隊成員迅速行動,依托設計專業技能,為華溪脆桃量身打造系列電商視覺方案:從主圖設計到詳情頁排版,色彩明快凸顯果肉飽滿,文案精准傳遞山地生態價值。
同時,學子化身“雲端推銷員”,聯動校園社群拓展銷路。“同學們用設計思維打通了產銷‘最后一公裡’!”華溪村駐村第一書記范野贊嘆道。
共創“津”彩 解碼花椒“高附加值密碼”
7月9日,在“花椒之鄉”江津,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閃藥青春,共創津彩”實踐團深入重慶俊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線參觀學習,深入了解花椒分離加工、速凍冷藏等環節,仔細學習九葉青花椒的“色、香、麻”核心競爭力及花椒洗衣液等深加工項目。
“花椒麻素、揮發油等活性成分,在健康食品、日化甚至醫藥領域潛力巨大。”在團江津區委書記周楊的指導下,團隊提出開發花椒特色健康新品(如舒緩類外用產品、天然護膚品等)的初步設想,以專業智慧“把脈”產業痛點,為長遠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廠區內,實踐團成員就地變身“帶貨主播”,講解話術從花椒麻素的獨特風味到深加工產品的健康理念,配合即興才藝與促銷活動,直播間內彈幕如潮,氛圍高漲。
直播預熱。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將持續引導青年學子發揮專業所長,深化校企地合作,聚焦更多特色農產品的科技賦能與高值化研發,為產業提質增效和鄉村振興貢獻持久的高校智慧與青春力量。
法治護航 筑牢鄉村企業“防護網”
7月9日,針對江津花椒企業的三大痛點:直播引流難、合同風險高、品牌辨識度弱,重慶理工大學重慶知識產權學院“星星知火,津彩鄉村”實踐團啟動“法治+創意”雙引擎,通過直播推廣擦亮地理標志名片,以法律服務為企業筑牢經營防線,用創意設計賦能品牌升級,將新媒體營銷、知識產權保護與品牌建設深度融入鄉村產業發展。
鏡頭前,成員們穿梭於車間,向觀眾全景式展示花椒篩選、清洗、烘干的嚴謹工藝,以“透明生產”贏得消費者信任。直播間裡,他們與觀眾熱情互動,耐心答疑,從品質特性到烹飪技巧,全方位解讀江津花椒的獨特魅力。
“我們都是農民,種花椒在行,看合同卻犯了難,你們的幫助太及時了。”企業老板袁成林道出了心聲。帶著這份信任,成員們細致審查企業合同,精准識別條款漏洞,並提出針對性優化方案,以專業知識賦能企業行穩致遠。
團隊還深入凍庫拍攝宣傳片,深挖花椒特色與文化內涵,設計IP吉祥物,讓“全優花椒”品牌躍然屏上。
知產學子查看企業合同。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四支團隊,四重維度,共同勾勒出重理工學子的“振興方程式”。
“在服務鄉村振興的課堂上,學生們讀懂了‘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深意。”重慶理工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華溪村的脆桃設計到橋坪村的荔枝直播,從花椒成分分析到企業法律風控,學子們用行動証明:在廣闊的鄉村振興舞台上,青春力量不是“過客”,而是腳踏實地的“建設者”與“創新者”。(晏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