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從智慧治理到AI課堂 大學生為鄉村振興注入“數智基因”

2025年07月15日19:03 |
小字號

這個夏天,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能學院“帥鄉數智行”實踐團將實驗室裡的AI技術帶進開州區的青山綠水間,用專業智慧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用科技火種點亮鄉村少年科學夢,在田野鄉間寫下生動的育人篇章。

在滿月鎮人民政府,實踐團深度解碼“141”智慧治理平台的運行奧秘。當大屏實時呈現交通調度、環境監測、民生服務等全域動態時,學子們真切感受到“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治理效能。期間,成員們結合專業特長,就基層智慧治理系統的開發、運營與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

實踐團與工作人員交流“141”智慧治理平台的運行機制。李晨銘攝

實踐團與工作人員交流“141”智慧治理平台的運行機制。李晨銘攝

在甘泉村調研期間,實踐團重點聚焦鄉村振興示范項目:高原藍莓生態基地依托生態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的創新實踐令人印象深刻﹔在崖柏保護基地,通過科學繁育、野外回歸等技術手段保護瀕危植物的經驗做法,讓成員們深化了對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AI課堂為童心播撒科技火種

當機器人伴著音樂在鄉村教室起舞,孩子們眼中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夏令營。這場由實踐團與開州區三峽情夏令營聯合舉辦的青少年科普活動,為鄉村孩童點燃科技火種。

科普活動現場。李晨銘攝

科普活動現場。李晨銘攝

成員申鵬裕主講的“AI反詐”科普講座,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等形式,向青少年揭示常見詐騙手法。其中,“聊天機器人詐騙”情景模擬案例,配合國家反詐APP的實操演示,有效提升青少年的防詐意識。曾小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人工智能原理,張嬌現場演示的機器人舞蹈表演將活動推向高潮。

“機器人能幫我寫作業嗎?”“如何識別網絡詐騙?”在交流環節,小朋友們好奇發問。實踐團成員耐心解答,在孩子們渴求的眼神中,重新認識了肩頭的責任:當科技走出象牙塔,才能真正綻放人性溫度。

志願者與小朋友交流AI反詐知識。李晨銘攝

志願者與小朋友交流AI反詐知識。李晨銘攝

實踐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智慧治理大屏的藍光到夏令營孩童眼中的星光,重理工學子用專業丈量科技賦能的深度,用情懷拓展鄉村振興的維度。當舞蹈機器人的旋律回蕩在鄉村教室,學子們看到的不僅是齒輪與代碼的相遇,更是科技報國理想與鄉土中國需求的同頻共振。實踐團將持續發揮專業優勢,在服務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完成從學子到建設者的身份蛻變。(晏紅霞、李祥、李閩惠)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