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師美院實踐團重走長征路 藝術思政煥新出彩

“長征路上的微黨課、剪刻紅色記憶、繪本講黨史……”近日,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黨旗飄揚”功能型黨支部“七彩繪”社會實踐服務團走進貴州遵義,開展“重走長征路”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厚植紅色基因,傳承長征精神,錘煉意志品格,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
實踐團全體成員合影。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供圖
長征路上的微黨課
鑄就青春之我的時代使命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帶隊教師張雲霄向實踐團成員們介紹了紅軍長征遭受的系列挫折和困境,闡釋了遵義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系統梳理了會議的歷史脈絡,並重點剖析了遵義會議在極端危急關頭的歷史性轉折意義。他勉勵實踐團成員以此次活動為起點,勤奮學習、樹立遠大理想,為矢志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筑牢根基,以青春之我踐行“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時代使命。
“1338名平均年齡不足25歲的英魂長眠於此,這些年輕生命用鮮血詮釋了‘革命理想高於天’的真諦。”在青鬆環繞的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全體實踐團成員列隊於紅軍英烈牆前,聆聽帶隊教師張雲霄的現場講解。張雲霄在講解中談到,新時代青年要傳承赤子之心,就要在職業選擇中超越個人利益考量,始終錨定人民福祉坐標。隨后,全體實踐團成員在紅軍烈士碑前庄嚴宣誓,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
帶隊教師張雲霄講授微黨課。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供圖
屈美芸在烈士紀念碑前獻花。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供圖
在婁山關戰斗遺址,實踐團成員們在帶隊教師甘昊平的講述中回顧了長征首場大捷的壯烈歷程,瞻仰了戰場遺跡與烈士紀念碑,深切感受了紅軍“為有犧牲多壯志”的壯烈情懷。甘昊平勉勵同學們在專業學習中發揚“攻關”精神,於民族復興新征程奮勇前行。
“苟壩的馬燈不僅照亮了革命航向,更詮釋了民主集中制的真諦。”在苟壩會議會址,甘昊平帶領實踐團成員重溫了這場關乎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會議。他談到,無論是黨員還是入黨積極分子,都應帶頭維護正確決策的落實,聽黨話、跟黨走。
紅色鑄魂 藝路同行
長征路上的藝術思政課
實踐團走進社區,開展“剪紙藝術+紅色文化”美育實踐活動。成員們化身“紅色故事宣講員”,講述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等主題繪本背后的紅色歷史,打造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課”。
活動中,實踐團成員通過展示老水壺、馬燈等歷史物件,講述何木林在青杠坡戰役中的感人事跡,引導孩子們重溫紅色記憶,同時指導他們運用剪紙技法,將紅紙創作成飽含革命情懷的“紅星”作品。
實踐團成員與孩子們共同創作剪紙作品。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供圖
“這一路,我以殘軀丈量先輩足跡,領悟到長征精神從不是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能照進現實的指引。”該學院2024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屈美芸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從長征精神中汲取力量,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以擔當意識投身實踐、深耕專業,發揮正向帶動作用,把愛國情化為推動國家進步的實際行動,努力成長為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張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