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教育

紅色賦能+專業干預 點亮青少年心燈

2025年07月21日19:58 |
小字號

近日,重慶理工大學“青春心向陽”心理健康服務實踐團深入江津區,開展了一系列特色鮮明、富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服務活動,為處於人生關鍵期的青少年點亮心燈,重拾方向。活動深度融合學校兵工精神底蘊與心理學專業力量,探索出一條“紅色賦能+專業干預”的特色心理護航之路。

專業講座燃心燈

7月8日,實踐團抵達江津區丹鳳學校,為青少年帶來心理講座《烽火心燈:從生存本能到夢想舵手的情緒進化藝術》。講座巧妙融合紅色教育素材與前沿心理學理論,指導老師齊珊珊以抗戰英雄王二小、逆境成才榜樣龐眾望的故事開篇,引導學生思考堅韌品格的力量。

她專業剖析情緒產生的生理心理機制,指出“本能腦”(求快求存,易沖動)與“發展腦”(著眼未來,更理性)的運作差異,並傳授核心應對策略:在沖突情境中運用“停一會兒”法則,識別情緒信號、切換理性思維,將“暫停”作為遠離危險行為的“保護傘”。

講座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講座現場。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講座強調“正視與接納”是情緒管理的基礎,引導學生理解情緒的“信號”功能。現場還教授了“迪香式微笑”激活積極情緒、運用“高能量姿態”提升身心掌控感等實用心理技術,幫助青少年奪回情緒主動權。

“以前遇事易沖動,現在知道先‘停一停’,理性思考,避免后悔。”“英雄故事讓我明白,再大困難也不能放棄希望,我要把憤怒轉化為改變的動力。”現場反響熱烈,不少學生表示收獲良多。

帆布寄情傳薪火

同日,實踐團走進江津區高橋溪社區,採訪抗戰老兵,聆聽烽火歲月的戰斗故事,感悟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在採訪尾聲,實踐團邀請老兵們在潔白的帆布包上,為迷途青少年寫下飽含期許與人生智慧的寄語。

與此同時,實踐團成員將這份感動與敬意轉化為視覺語言,在帆布包上精心繪制圖案。每一個帆布包,都成為了一座獨特而溫暖的“心理橋梁”,承載著老兵對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也凝聚著實踐團成員的專業關懷。

實踐團成員在帆布包上精心繪制圖案。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實踐團成員在帆布包上精心繪制圖案。重慶理工大學供圖

7月11日,帶著精心准備的100個“寄語帆布包”和200余本書籍,實踐團再次來到丹鳳學校。這份融合了歷史溫度與專業匠心的特殊禮物被贈予青少年。

校地協同照前路

實踐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創新性地將紅色基因傳承與心理學專業知識緊密結合,形成強大的育人合力。紅色故事提供精神榜樣和價值觀引領,心理學技術提供切實可行的改變工具。從講座內容到活動設計,實踐團不僅傳遞知識,更教授方法,注重體驗和轉化。

未來,實踐團將與江津區丹鳳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與輔導活動,共同開發針對迷途青少年的特色心理課程與干預項目,助力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綻放光彩。(晏紅霞、齊珊珊)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