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幫扶“山水情”:西南大學附中“領雁”托舉道真縣中未來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深入實施縣域普通高中振興計劃”,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近年來,西南大學附中以縣中振興為使命,探索出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能推廣的教育幫扶“西附領雁行動”,將教育幫扶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幫扶足跡覆蓋重慶、貴州、雲南、西藏等西南地區多個省市。
黔北群山深處,一所擁有80年歷史的縣中正經歷著破繭成蝶的蛻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道真中學,這所曾培育無數黔北學子的老牌高中,在新時代教育幫扶的春風中煥發新生——西南大學附屬中學“領雁行動”的精准施策,讓優質教育的種子在這片紅色熱土生根發芽,描繪著“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美麗畫卷。
頂層部署 調研交流拓寬育人視野
托管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在西南大學的指導下,西南大學附中與道真中學從管理對接、教研互動、學術交流、資源共享、師生互訪等方面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跨時間、跨空間的互動交流,有效推進了雙方學校的互信互通,道真中學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特色逐漸鮮明,師資力量逐步增強,辦學條件逐步改善。
托管幫扶項目簽約儀式。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2022年6月,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安春元率調研組到道真自治縣調研縣中托管幫扶前期工作,深入道真中學實地調研,詳細了解師資力量、課程結構、辦學條件、教學質量等情況,並提出了指導性意見﹔2023年2月,西南大學附中黨委書記歐健率隊到道真中學調研指導托管幫扶工作,雙方校領導就幫扶工作的前期實施情況及工作打算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外,附中還選派校級領導徐川挂職任道真中學副校長,負責牽頭落實托管幫扶工作。
西南大學附中校長、黨委副書記張勇表示,學校作為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附中,積極落實教育部“縣中”托管幫扶項目,在實踐中形成了大學、附中、合作學校三方聯動的充“U—U—S”協同幫扶機制,外施四大專項行動,幫助幫扶中學教育從依靠外部輸血,走向主動造血,從而助推縣中教育高質量發展,重構縣中振興新生態。為拓寬育人視野,雙方不斷開展管理人員交流學習。
道真中學黨委書記韓鋒談到,通過深入到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教育教學各個領域學習交流,個人教育視野、管理能力、現代教育發展理念有較大提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通過借鑒和整合,學校在體系化、機制化、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中加快了進程,促進了較好發展,走在了本地本區域的前列。”
基層深耕 師徒結對提升教學質效
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附中累計選派九大學科100余人次到道真中學開展教研教學指導,覆蓋道真三所高中﹔開展師徒結對線上線下幫扶指導,道真自治縣教育體育局聘請附中骨干教師擔任道真自治縣名師工作室顧問,指導道真中學縣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開展教科研工作。
西南大學附中骨干教師挂職道真中學啟動儀式。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李朝彬、聶朝菊夫妻二人是西南大學附中選派駐點幫扶道真中學的資深骨干教師,在為期1年的教研教學指導中,二人通過入班教學、指導青年教師、指導學科教研、專題講座等形式,為道真中學集體備課、高考復習等方面提供了直接有效的指導。“2025屆是道真中學第一屆新高考,老師們對新高考比較迷茫,我們就從集體備課、解讀文本、如何命題等方面進行了分享,並進行教法學法指導,指導制定新高考備考的三年規劃讓老師們明確方向,有信心。”一年來,聶朝菊聽評議課超過100節次,對各年級英語備課組集體備課均進行持續的指導,效果明顯。而政治老師李朝彬則注重讓學生了解真正的高中政治,激發學生高階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站位,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聽課評課議課50余節次。堅持向青年教師開放課堂,提供觀摩學習機會。充分利用青年教師上公開課、比賽課前備課機會,指導青年科學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為青年教師提供全天候線上教學咨詢。
碩果盈枝 教育幫扶綻放振興之花
在全體附中人的努力下,教育幫扶之花在道真中學結出了累累碩果。由於借鑒了附中先進經驗,道真中學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流程更加規范。學校先后實行了支部建在年級的改革,形成了“2+3+N”(2即兩個校領導蹲點年級,3即三個中層干部主抓業務,N即支部委員等干部協助)的年級管理模式。
西南大學附中語文學科教研組長苟曉東老師示范課。西南大學附中供圖
英語教研組在附中高級教師聶朝菊的指導下,建立起了高效、完善的集體備課制度和模式,促進了學科組建設。英語學科平均分在遵義市統考和高考中位列同級同類高中前列。學校引入附中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引入附中高效的任務型教學、項目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培優助困模式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近三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特別是2025年相關數據超過周邊縣兄弟學校。高考均取得可喜成績,特控率達到70%,本科率突破97%。累計有7人考入清華、北大,4人考入空軍航空大學,其中楊蘭同學是貴州省2025年唯一一位、歷年來第二位女飛行學員,取得了道真縣歷史性突破。累計有十余所“985”“211”高校授牌道真中學“優質生源基地”稱號。學校海洋教育成為特色,是內陸地區學校為數不多的“中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該校2024屆學生冷佳燁回憶高中時光,感慨萬千:“附中幫扶我校期間,我有幸成為附中語文教研組長苟曉東老師結對指導的學生,苟老師教我不僅要有意識地積累素材,還要在平時活用素材,用書面寫作的規范語言寫上自己的感悟。后來我養成了每天積累名人事跡、書評、名人名言的習慣,並加上自己的感悟,在寫作中能夠更加自然流暢地運用素材,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面對高三學業壓力增大的心態調節問題,苟曉東一直鼓勵她,教她學會自洽。終於,冷佳燁在高考中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北政法大學。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在西南大學附中“領雁行動”的精准幫扶下,道真中學這所黔北老校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從管理機制革新到課堂教學提質,從師資培養到特色發展,幫扶成果已化作仡佬學子成長的階梯。如今的道真校園裡,“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進取精神蔚然成風,見証著教育幫扶從“輸血”到“造血”的美麗蛻變,譜寫著新時代縣中振興的動人篇章。(袁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