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動態

上半年重慶人民幣貸款新增2893億元 同比多增超千億元

2025年07月31日12:06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7月31日電 3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重慶市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魏海濱介紹,截至6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6.25萬億元,同比增長8.3%,充足的金融供給,為經濟向上向好持續注入“源頭活水”。

魏海濱表示,上半年,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圍繞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堅決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特別是5月份以來,全力推動人民銀行總行出台實施的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在渝落地見效,有效支持重慶經濟整體呈現向上向好態勢,主要呈現四方面特點。

一是“高”,總量指標“高”於全國,有力鞏固經濟向上向好態勢。上半年,綜合運用各類貨幣政策工具,積極落實降准政策,釋放中長期可貸資金超40億元,投放各類央行資金643億元,帶動全市社會融資規模新增4153億元,同比多增281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新增2893億元,同比多增超千億元。6月末,全市各項貸款余額6.25萬億元,同比增長8.3%,高於全國1.2個百分點,增速連續4個月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低”,融資成本“低”位下行,有效減輕企業和居民利息負擔。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平均利率分別為3.3%、3.2%,同比下降43個、61個基點﹔新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平均利率2.5%,持續處於歷史低位。本輪降息為重慶有貸企業、居民分別每年節約利息支出約18億元、15億元。

三是“優”,信貸結構“優”化提質,精准支持重點領域。創新實施“五個百億級”央行資金支持計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創、綠色、消費、外貿、民營等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6月末,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余額較上年末翻兩番﹔“雙倍增”行動計劃下科技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3%﹔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一般消費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2%、17%,明顯高於全市貸款平均增速﹔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首次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長13.3%。精准支持穩就業,將“穩崗貸”支持對象從中小微企業擴展到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個人,進一步支持企業充分吸納就業,履行穩崗擴崗社會責任。截至6月末,全市累計發放穩崗貸530億元,穩定就業超60萬人。持續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全市綠色貸款余額破萬億元。此外,搶抓債市“科技板”政策機遇,落地全國首單5年期城商行科創債30億元,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發放科技創新貸款和投資科技創新債券,為重慶科技創新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

四是“新”,開放舉措“新”招頻出,助力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建設。著力加強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信貸支持,實施通道“基建項目資金保障、物流融資產品創新、產業集群金融匹配、商貿領域融資普惠”四項信貸支持計劃,推動通道領域本外幣融資余額突破6700億元,同比增長16%。優化通道金融數智化服務,在國家外匯管理局支持下,在全國率先上線“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核驗”與“保稅核注清單融資結算”應用場景,通過數字化手段,有效提升離岸貿易和保稅加工貿易外匯收支銀行單據審核效率。兩個應用場景上線以來,累計服務涉外企業融資結算金額近22億美元。積極推動跨境支付通落地重慶,6月22日上線以來已辦理匯款業務5126萬元,極大便利了渝港兩地人員和經貿往來。同時,上半年,跨境人民幣貨物貿易結算999.8億元,居西部第一,便利化結算筆數增長22.7%。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將繼續落實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保障信貸總量供給。加力實施“五個百億級”央行資金支持計劃,確保信貸投放穩定可持續。力爭下半年再投放各類央行資金600億元,為重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低成本資金保障。

其次,持續提升金融支持質效。配合市政府出台《重慶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實施方案》,完善政銀企對接機制,實施科技金融“長江領航計劃”等專項行動,加大“流水貸”等專項產品創新和推廣,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進一步強化金融、財政、產業等政策的協同聯動,推動金融服務直達快享、惠民有感。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推進綠色、轉型金融改革創新,加力打造全國首個省級全域綠色金融改革樣板。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金融專項支持政策盡快落地,深化本幣和外幣、融資和結算一體聯動,促進年末通道領域融資余額突破7000億元。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履行金融穩定和宏觀審慎管理職能,進一步規范存貸款市場秩序,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預警和應對,維護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為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胡虹、游晉宇)

(責編:莢天宇、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