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規提升:從“不到位”到“做到位”

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合規經營不僅是企業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必然選擇,更是贏得市場信任、構建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在重慶,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深化,越來越多企業主動從“要我合規”向“我要合規”轉變,從“不到位”向“做到位”轉變。數據顯示,2024年度,重慶超99萬戶納稅人參加納稅信用評價,共評出納稅信用良好的A級和B級納稅人45.47萬戶,同比增長7.4%。
奉節稅務人員走進重慶艾克森勒工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了解生產情況,收集意見建議,輔導企業依法合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蔡仲垚攝
失信多處受限 企業更加重視合規
今年3月13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明確將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規范設定失信懲戒措施,依法依規合理確定懲戒范圍和力度。西南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廖呈錢表示,失信懲戒體現了我國法治建設中對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視,通過法律手段強化對失信行為的懲戒,推動形成“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的社會治理模式。
“我們以前就吃過虧。”談及信用的重要性,重慶快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享餐飲”)法定代表人肖能文表示,2022年,公司未按規定期限填報財務報表、已代扣代繳稅款未按規定解繳,造成納稅信用扣分,導致2022年度公司納稅信用級別被評為C級。快享餐飲的合作客戶多為大型餐飲企業,看重供應商的信譽。C級納稅信用讓公司在招投標方面頻頻受限,銀行信貸也受到了影響。
“事教人一次就夠。”肖能文表示,此后公司建立全流程稅務風險防控機制,從項目承接、服務執行、資金收付,到發票開具、納稅申報,每個環節均配有全流程、標准化的操作細則。比如,制定納稅申報流程及操作指引,列明稅收法律法規相關要求、納稅申報的時間節點、注意事項等,明確每月10日前完成所有稅種申報、15日前完成稅款繳納。“這些舉措讓我們防范了涉稅風險,2023年度、2024年度連續獲評A級納稅人,公司發展也更加順利。目前我們為重慶地區400多家瑞幸咖啡門店提供配送服務。”
如今,失信被執行人將面臨的懲戒措施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對失信被執行人聯合懲戒的實施意見》的最新修訂版,失信被執行人將在出行、消費、金融服務、市場准入、政策支持、任職資格、社會評價七大領域受到限制。
“聚焦納稅信用評價指標,企業要注意幾類高頻失信行為。”重慶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處長駱志高介紹,比如,未按規定時限報送財務會計制度或財務處理辦法﹔銀行賬戶設置數大於納稅人向稅務機關提供數﹔未按規定期限納稅申報(按稅種按次計算)﹔有非正常戶記錄的納稅人,未按規定期限填報財務報表(按次計算)﹔未按規定期限代扣代繳(按稅種按次計算)﹔未在規定時限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告開立(變更)賬號﹔未按規定期限繳納已申報或批准延期申報的應納稅(費)款(按次計算)。
今年2月,重慶隆燁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燁陶瓷”)申請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時,由於供貨方提供的發票不符合規定,被系統認定為異常憑証,面臨納稅信用扣分。
“信用等級一旦降低,發票領用、招投標、銀行貸款等方面都會受限,如果被判定為D級,還可能被列入重大稅收違法失信主體,市場聲譽受損,得不償失。”其財務負責人吉海表示,在稅務部門提醒下,公司第一時間換開合規發票,並提供佐証業務真實性的材料,納稅信用成功保住B級。公司以此為契機重新梳理內部管理制度,構建起會計錄入、財務經理核校、財務總監復核的三級財稅審核制度,確保票據真實性,嚴防類似情況再發生。
為引導企業重視合規管理,重慶稅務部門分行業編寫合規指引,常態化運用征納互動平台、電子稅務局等推送稅費政策和風險提示信息,攜手司法、科技等部門開展合規培訓,提出合規建議。今年4月以來,重慶稅務部門已制定相關行業合規指引10余個,舉辦約60場各類合規宣講活動和線上直播,幫助企業防范涉稅風險,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首違不罰、信用修復……給予企業容錯糾錯空間
一次失信並不等於永遠失信。客觀來看,並非所有違規者都心存惡意。近年來,稅務、生態環境、公安等多部門推出“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措施,給予輕微違規行為容錯糾錯空間和改正補救機會。
2021年3月,重慶市稅務局發布新版納稅人逾期申報違法行為行政處罰標准,明確每年重慶地區符合條件的首次逾期申報違法行為都可“首違不罰”,既彰顯稅收執法的溫度,又不對企業的納稅信用帶來負面影響,鼓勵引導納稅人自覺遵守稅收法律法規,提升稅法遵從。目前,稅務行政處罰“首違不罰”事項清單涵蓋納稅人未按規定報送銀行賬號、未按規定設置或保管賬簿、未按期辦理納稅申報等14項內容,今年1—6月重慶已有2.5萬戶次納稅人適用“首違不罰”政策。
近日,重慶梵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梵誠機械”)財務人員劉女士登錄電子稅務局時,系統顯示該公司今年5月征期存在個稅逾期申報違法行為,並提示“滿足‘首違不罰’條件”。劉女士點擊“確定”后,系統顯示“此次逾期申報違法行為不予處罰”。
據介紹,作為2024年度A級納稅人,梵誠機械下一年度起評分為91分。“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未按期申報原本每次要扣5分,得益於‘首違不罰’,避免了信用扣分。”劉女士說,為了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生,稅務部門還輔導公司排查潛在涉稅風險,確保稅務管理的規范性。
輕微違規不僅首違不罰,還能及時補救。近年來,我國通過建立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引導失信主體及時主動糾錯、彌補損失。駱志高介紹,在涉稅領域,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納稅繳費信用管理辦法》優化了自2020年起實施的納稅信用修復機制,新增“整體守信修復”情形,細化直接判為D級的指標修復條件,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允許其通過主動糾正失信行為、作出信用承諾等方式修復信用,給予了企業補救機會。
“納稅信用及時修復,讓我們有了投標資格,順利中標了一個新項目。”近日,重慶四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周夢珂表示,在納稅信用修復前的幾次招標中,均要求投標人的納稅信用等級為B級及以上,公司由於是C級納稅人,不符合條件,錯失投標機會。去年4月,在稅務人員輔導下,公司及時糾正了違規行為,順利將納稅信用等級由C級提升為B級,因此有了新項目的投標資格並順利中標。
據悉,2024年2月,重慶市稅務局在全市范圍內上線運行納稅“信用賬戶”,通過信息系統和大數據,及時提醒企業糾正失信行為,開展納稅信用修復。截至今年6月底,重慶市稅務局累計幫助超55萬戶次納稅人實現納稅信用修復或升級,減少因信用降級帶來的不利影響。(余敏)
來源:重慶市稅務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第十屆“創客中國”重慶市區域賽項目征集收官
- 人民網重慶8月1日電 (劉政寧、姚於)日前,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消息,第十屆“創客中國”重慶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創客中國重慶區域賽”)參賽項目征集階段收官,共有662個高質量創新創業項目報名,較上屆同比增長13.9%,創下賽事歷史新高。 據了解,大賽自啟動以來,組委會面向全市廣泛征集項目,精心組織形成了濃厚參賽氛圍。…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