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巴南:“精康融合行動”全域護航 彰顯城市治理溫度

2025年08月08日19:52 |
小字號

2025年以來,巴南區深入推進“精康融合行動”,通過多跨協同賦能、社會力量聯動、專業服務下沉的創新模式,構建起覆蓋全域、精准觸達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這一“政府主導、黨派助力、社會參與、專業支撐”的四維服務網絡,以法治護航、技能賦能、情感聯結為支點,彰顯城市治理的溫度與精度。

公益聯盟協同發力 覆蓋全區23個鎮街

巴南區民政局聯合巴南區財政局、衛健委、殘聯等多部門和民建巴南區委會、民進巴南區委會和九三學社巴南區工委會等民主黨派,與重慶市一福養老發展中心、重慶慈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重慶久聚康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等社工機構、愛心企業聯動組建“30+精康融合”公益服務聯盟。

截至目前,聯盟通過“微”項目活動開展服務37場次,聚焦精康對象在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社會融入等方面的細微需求,以鏈資源送溫暖、陪伴療愈、小組互助、社區適應訓練等小型化、精准化服務形式,實現對精康對象的精細化關懷,覆蓋全區23個鎮街。如巴南區政協副主席、民進巴南區委會主委姜瑩星率隊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赴李家沱街道、花溪街道“渝康家園”開展精康對象節日慰問。

聯盟採用“資源整合、需求對接、精准服務”三階推進策略,實現服務模式從“政府單維供給”向“黨派助力共建”“社會多元共治”跨越式升級。社工機構與鎮街、村(社區),衛健部門各司其職又協同配合,構建起全方位的服務矩陣。

法治關懷升級 “巴愛律音”筑牢權益屏障

巴南區創新打造“巴愛律音”專業服務品牌,整合區司法局、巴南公証處等單位和民主黨派,以“移動服務站”形式提供法律知識宣講、法律援助、遺產公証等一站式服務。

法律課堂。賈佳穎攝

法律課堂。賈佳穎攝

巴南區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巴南區工委主委劉秀榮在安瀾鎮、一品街道“渝康家園”開展專題講座,結合民法典條款,深入淺出講解了精康對象監護人職責、民事行為能力認定及法律責任等內容﹔民建會員、北京盈科(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超豪等專業人士深入石龍鎮開展法律專題講座,巴南公証處公証員累計開展法律課堂20余場,推動法治關懷與人文服務深度融合。

“我們解讀法律,協助申請法律援助,就是希望讓法治為他們融入社會增添底氣,切實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李超豪律師表示。

“巴愛守護”熱線升級 打造電音服務閉環

為進一步拓寬精康對象紓困解難渠道,巴南區升級開通“巴愛守護”精康服務熱線12條,增設法律專線,形成“醫療、法律、社會工作”三大服務模塊,為巴南區在冊的精康對象及有需求的家屬提供政策咨詢、就業信息咨詢、情緒疏導、健康指導、生活技能(職業康復)指導、醫療康復指導、法律援助等接入和撥出雙向服務。

慈眾社工指導並陪伴售賣手工藝品。李長虹攝

慈眾社工指導並陪伴售賣手工藝品。李長虹攝

熱線由巴南區精衛中心精神專科醫生、司法局法律工作者、重慶市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專家庫成員等多領域專業團隊提供支持。“熱線背后是‘一呼多應’的協同機制,多領域專業力量會形成聯動,針對需求提供全方位支持,確保每一次求助都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多維度回應。”巴南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累計電聯服務6000余人次。

政府購買服務擴容 九大項目筑牢保障

巴南區民政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落地9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社會工作項目,聚焦多元需求,創新構建“全科+專科”服務矩陣,推行“點單+接單+派單”服務模式,立足鎮街、村(社區)“渝康家園”,結合院壩會、社區文化廣場、養老服務中心等外延陣地,開展職業康復、心理重建等增權賦能服務。2025年以來,累計開展主題活動60余場,受益10000余人次。

在創意師引導下制作杯墊,體驗樂趣增強自信心。余鄂攝

在創意師引導下制作杯墊,體驗樂趣增強自信心。余鄂攝

同時,側重服務場景延伸至職業康復領域,如聯動巴南區福彩站建立精康對象手工編織產品銷售渠道﹔“渝康家園”工作人員通過包粽子技能培訓對接社區攤位資源,實現“技能培養-就業創收-社會融入”的服務閉環。

目前,巴南區正以“項目化運作、社會化參與、專業化支撐”為路徑,構建精康服務新生態。下一步,將繼續深耕創新模式,推動精康服務從“覆蓋面”向“實效性”躍升。(喻陽、王釗)

(責編:秦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