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金融

重慶:金融深耕 激活實體動能

2025年08月11日15:57 | 來源:人民網-重慶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重慶8月11日電 峰巒疊翠如黛,花溪潺潺似歌,地處重慶主城南部的巴南區,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與獨特的區位優勢,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向綠色產業的轉型升級。綠水青山間,現代化工廠與生態田園相得益彰,傳統技藝與科技創新交相輝映,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實體經濟協同共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日,在重慶金融監管局的組織下,重慶市銀行業協會、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多家在渝主流媒體走進巴南區,探訪重慶金融業在助推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等領域的供給服務能力。

精准服務

助推科創企業提質升級

在重慶國際生物城的智翔金泰產業化基地,自動化生產線正源源不斷地生產著抗體藥物原液。這家從重慶國際生物城成長起來的創新型藥企,已形成覆蓋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腫瘤三大治療領域的在研產品布局,其核心產品賽立奇單抗注射液成為國產首款獲批上市的全人源抗IL-17A靶點藥物。

智翔金泰生產線上的科研人員。智翔金泰供圖

智翔金泰生產線上的科研人員。智翔金泰供圖

技術研發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是生物醫藥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在陪伴服務智翔金泰的過程中,重慶農商行巴南支行的長期主義和專業主義護航企業從實驗室到臨床路。

2018年,智翔金泰正處在抗體藥物研發的關鍵階段。“研發初期資金投入大,又沒有經營收入,融資渠道非常有限。”企業負責人回憶道。

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重慶農商行巴南支行聯動總行創新推出“醫藥研發貸”產品,通過“固定資產貸款+醫藥研發貸”的組合方案,為企業提供長達10年的研發資金支持。2018年6月11日,全行首筆醫藥研發貸落地,開啟了助力醫藥企業發展的新篇章。

據悉,該行設計的醫藥研發貸具有臨床前即可授信、貸款期限最長10年、授信額度可達研發總投入的70%、擔保方式靈活多樣四大優勢,精准聚焦並著力破解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研發周期長、資金佔用大”難題,推動產業良性發展。截至2025年6月末,已累計為3家科技型生物醫藥企業投放貸款超24億元,其中醫藥研發貸款佔比達46%。

在支持實體經濟的道路上,重慶農商行巴南支行更以“金融+產業”的思維助力地方經濟轉型升級。2024年,面對宗申集團收購隆鑫通用的重大機遇,該行構建“總行-支行-部門”三級聯動機制,總行行長親自挂帥,聯合中國進出口銀行等8家銀行組成銀團,為宗申集團收購隆鑫通用股權提供20億元並購貸款。這筆重慶歷史上單筆金額巨大的銀團貸款,助力宗申集團實現燃油摩托車銷量登頂全國、通機產品領跑全球的跨越式發展。

立足本土

激活鄉村經濟振興動能

巴南天坪山雲林天鄉景區,萬畝花海競相綻放,游客絡繹不絕。這個曾經以苗木生產為主的丘陵地帶,如今已轉型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年均接待游客80萬人次,帶動周邊30余家農家樂和民宿發展。

雲林天鄉景區一隅。景區供圖

雲林天鄉景區一隅。景區供圖

“農業產業最怕的就是資金鏈斷裂,多虧三峽銀行的500萬元貸款,讓我們完成了公司旗下雲林天鄉景區的道路改造和配套設施升級。”重慶市天坪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法人梁榮感慨道。

2023年3月,國務院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方案》,重慶市成功入選全國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首批省市。巴南區作為全市首批試點區縣,2023年7月20日舉行首批入市土地拍賣會,重慶市天坪山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拍得巴南區二聖鎮集體村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地塊,用於開發鄉村振興項目,但項目初期亟需流動資金支持。

得知企業資金需求后,重慶三峽銀行巴南支行立即組建專項團隊,組織業務骨干上門拜訪,經過認真調研,該支行創新思路和產品,圍繞“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土地+地上附作物”作為抵押融資的方案,發放“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土地使用權抵押”流動資金貸款500萬元,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拓寬融資渠道,也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金融解決方案。

“景區配套設施提檔升級后,游客增長了20萬人次,村集體每年獲得分紅達到20萬元。”提及未來規劃,梁榮說:“下一步我們將對景區全方位升級,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重慶三峽銀行巴南支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我們建立了‘普惠金融+農村基建+農業產業+農民創業’的融合服務模式。”重慶三峽銀行巴南支行負責人介紹,2025年上半年,該行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100余場,覆蓋群眾2萬余人次,同時大力支持巴南區“黨建引領·百村振興”行動,積極參與鄉村聯建共建工作。截至2024年12月末,該行涉農貸款余額達295.64億元。

創新產品

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走進巴南某芯片項目的研發車間,科研人員正調試著新一代光學傳感器設備。這家專注於高精度光學傳感技術研發的科創企業,曾因缺乏抵押物而面臨融資困境。興業銀行巴南支行通過“技術流”評價體系,從知識產權、研發團隊、行業前景等15個維度為該企業精准畫像,最終為其授信1.8億元,貸款期限長達8年。

“傳統信貸模式看重企業的財務報表和抵押物,而科創企業往往‘輕資產、重研發’。”興業銀行重慶巴南支行行長夏曉培介紹,該行創設的技術流評價體系,通過“總分支聯動+專家會診”機制,總行興業研究院的行業專家與支行團隊共同調研,將企業的技術實力轉化為可量化的信用評級,業務審批效率提升40%,實現“一個月以內放款”。截至2025年6月末,已累計為9000余戶科技企業提供授信超100億元。

在服務科創企業的全生命周期中,興業銀行構建了差異化產品矩陣。針對初創期企業,該行推出“人才貸”“知識產權挂鉤貸”﹔針對成長期企業提供“項目貸”“流動資金貸”,成熟期企業則有“科創並購貸款”“股權投資”等綜合服務。截至2025年6月末,該行服務科技客戶達9000余戶,授信余額突破100億元。

為促成金融與科技兩大要素市場的“雙向奔赴”,重慶金融監管局指導轄內機構通過“金融+科技”的創新路徑探索,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西部金融中心,積極創新科技金融、“投貸聯動”、科技保險等新金融模式,同時推動智能風控、金融科技等新業態發展,實現了以科技之力賦能金融業躍遷升級、以金融之力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此外,重慶金融監管局巴南金融監管分局聯合多部門出台方案、建專班,推動“投貸債保”聯動,積極引導轄內各金融機構抓好重點項目融資對接,加大特色產業金融支持。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巴南區各項貸款余額達1349.98億元,其中民營經濟貸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制造業貸款分別達386.55億元、201.28億元和165.76億元。(胡虹、向詩佳)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