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官壩社區:民主實踐站激活基層治理“大能量”

近年來,黔江區城東街道官壩社區全過程人民民主巴渝實踐站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民主協商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這個家門口的“民主平台”通過群團聯動、家社協同、軍民共建等多元實踐,讓社區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溫度,成為托舉群眾幸福生活的堅實載體。
“雙融行動”開展以來,工青婦、科協等群團組織主動進駐實踐站,構建“需求收集-資源對接-問題解決”服務閉環。今夏高溫期間,志願者為網格員、戶外勞動者等群體送去防暑物資,同步召開“院壩座談會”收集訴求。針對居民反映的路燈損壞、垃圾分類等問題,實踐站聯動職能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推動12項民生實事落地,讓民主協商成果轉化為群眾看得見的實惠。
“廢舊電池屬於什麼垃圾?”暑期托管營裡,區城管局工作人員通過趣味游戲講解環保知識,這是實踐站“協同育人”項目的生動縮影。社區婦聯聯合家庭教育志願服務隊開設“新八德”課堂,以“愛國立志”主題分享會、紅色經典誦讀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樹立家國情懷。今年以來,實踐站已開展垃圾分類、傳統文化等主題活動28場,服務青少年500余人次,讓文明新風在互動體驗中浸潤人心。
“八一”建軍節期間,實踐站一場“軍民‘鄰’聚力”文藝匯演點燃社區熱情。退役軍人講述戍邊故事,原創詩詞《紅領巾·強軍夢》引發全場共鳴﹔老少攜手書寫紅色字帖、共觀經典影片,在筆墨書香中傳承革命精神。此類活動已形成常態化機制,通過“退役軍人講堂”“紅色記憶展”等載體,累計吸引2000余人次參與,既增強了退役軍人榮譽感,更在潛移默化中厚植群眾愛國擁軍情懷。
從民生訴求的“直通車”到文化育人的“主陣地”,官壩社區實踐站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通過整合群團資源、聯動職能部門、激活群眾參與,這個基層民主陣地正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轉化為可感可及的治理效能,讓社區真正成為居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陸顯德、付澤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辦實事︱網友反映景區商鋪亂堆放 豐都:迅速整改
- 人民網重慶8月10日電 (陳琦)“景區大門是代表一個景區的形象標志,可是有商戶在此堆放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建議相關部門維護景區環境形象。”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對豐都縣雪玉洞景區“美中不足”的現象提出建議,獲得當地旅游部門迅速整改。…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