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區縣

智慧收割發力 梁平引入首台無人駕駛收割機

2025年08月12日20:01 |
小字號

“隻需點擊手機,就能輕鬆操控收割機自動完成水稻收割,省時又省力。”8月10日在梁平區明達鎮紅八村的一片高標准農田上,無人駕駛收割機來回穿行尾部不斷飛出的碎秸稈“展示”著收割的效率。

據了解,該無人駕駛收割機由重慶味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與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試點,是梁平區引入的首台無人駕駛收割機。

無人駕駛收割機在收割水稻。熊偉攝

無人駕駛收割機在收割水稻。熊偉攝

該設備在物聯網和北斗導航等高科技的加持下,隻需一個手機APP便可實現遠程操控,收割時提前在應用端確定待作業糧田的范圍,設置前行軌跡和行進速度,收割機上的控制系統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就能驅動方向盤和操縱杆,按照設定路線自動進行收割,實現行走、收割、脫粒。

除了能自動完成收割任務聰明的無人駕駛收割機還知道自己活干得如何?在收割機頂上,安裝有2個蘑菇狀的天線,可以通過北斗導航系統實時定位﹔在機身上,安裝著前后兩個攝像頭,用於觀察周邊情況,能夠在發生意外時緊急叫停﹔系統採用了割台和糧倉上的壓力傳感器,能准確感知和判斷倉位,從而確定糧倉是否已經裝滿。

與傳統的人工操控收割機相比無人駕駛收割機有何優勢?

重慶味源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世飛算了一筆賬,在重慶地區該無人收割機全天滿負荷運轉一天可以收60畝左右,相比較傳統的人工8個小時作業提升效率大概在30%以上,同時,無人駕駛收割機在轉彎的時候可以做到不壓苗、不漏割、不拋洒一個人就可以操控5台無人駕駛收割機大大節省人力成本。

李世飛表示,得益於農機行業技術創新,農機產品性能不斷提升,種類持續豐富,適應性和可靠性不斷增強,他們已實現耕地、育秧、管護、收割、烘干等環節的全程機械化,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現在,有了無人駕駛收割機的加入,他探索推進水稻智慧種植模式的信心更足了。(鄭君興、鄒毅)

(責編:蓋純、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