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渝西地區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培訓會舉行

會議現場。市委金融辦供圖
近日,由重慶市委金融辦主辦的渝西地區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培訓會在永川區舉辦。此次系重慶首次分地區開展“點菜式”獲取金融服務精准培訓,以“線上+線下”授課方式,聯動江津、合川等渝西地區八個區,為打造區域最優金融營商環境、增強企業融資能力注入強勁動能。
調研先行錨定精准選題
培訓前,重慶市委金融辦工作組深入調研,聚焦金融營商環境堵點,面對面聽取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對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的意見。
基於調研結果,將“金融政策”“征信服務”“數智金融”“政府性融資擔保”等列為培訓重點,確保培訓內容緊貼優化金融營商環境需求,避免“大水漫灌”式講解,實現“靶向培訓”。
培訓會邀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金融機構專家團隊,構建起“政策—工具—渠道—服務”的全鏈條解讀體系,實現“企業關切”與“專家答疑”的精准呼應。
征信筑牢金融信用基石
“征信不是簡單的信用記錄,而是金融交易的基礎設施,其核心在於真實、及時、全面地捕捉信用行為。”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征信管理處處長李理的專題講解為培訓會奠定了專業基調。李理認為央行征信具有三大原則:一是真實性,任何機構不得篡改或虛構信息﹔二是及時性,數據報送要及時﹔三是全面性,征信數據“應報盡報”。
在現場問答環節,面對“信用如何修復”的提問,李理明確表示:“征信記錄如同‘歲月的年輪’,客觀記錄歷史信息,不存在修復概念。”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5年,企業不良信息則長期保存。“任何聲稱能修復、洗白征信記錄的宣傳均屬虛假甚至違法,其背后往往暗藏詐騙陷阱。”
政策協同創新服務升級
在筑牢信用基石后,如何讓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實體經濟?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信貸政策管理處三級調研員朱藍瀾從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數據賦能創新專屬產品、“長江渝融通”線上平台運用三個維度,介紹了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功能,更好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制造、綠色發展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相關情況。
重慶市委金融辦數字金融工作專班項目負責人謝海浪介紹了全市數智金融建設情況。“渝金通”金融大腦致力於完善金融服務綜合能力體系,形成銀行、保險、資本市場、政策資訊、特色專區5大場景,整合“金渝新”“信易貸”“跨境e融”等特色服務,為重慶企業和群眾提供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服務。“渝金盾”風控大腦致力於推動地方金融管理數智化轉型,系統整合8類地方金融組織監管和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治理、單體企業金融風險防控、非法集資防范處置等業務功能,實現全市地方金融組織監管與風險治理“一體化”智治。
重慶小微擔保公司業務一部負責人肖偉以“用好政府性融資擔保支小支農”為題,從政府性融資擔保的發展歷程、重慶市擔保行業現狀及發展建議三個方面,系統講解了融資擔保體系的實踐成效。目前全市已建立37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實現區縣全覆蓋,在保余額達496億元,支小支農業務佔比長期穩定在90% 以上,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宏觀解讀搭配微觀實操
據悉,此次培訓會實現了政府端、機構端、企業端三端全覆蓋,累計線上觀看達上萬人次。與會者表示,培訓既有宏觀政策的系統解讀,又有微觀操作的實務指導,為后續工作提供了清晰路徑。
“專家們的講解,為我們推動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提供了關鍵抓手。” 潼南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曹敏表示,接下來將聯合轄區金融機構開展“政策進企”活動,把培訓內容轉化為企業能看懂、會使用的服務指南,重點推動“渝金通+渝金盾”雙腦的普及應用,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
啟迪之星(重慶永川)運營負責人鄒楊感觸頗深:“此次培訓,不僅使企業深入了解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也幫助我們解決了融資難題。接下來會按流程申請進入備選名單,爭取政策支持。”
針對不同區域企業獲取金融服務的差異需求,重慶首次開展分地區“點菜式”精准培訓。重慶市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劉世華介紹,今年下半年,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培訓會還將在渝東北和渝東南召開,培訓內容選題也將緊扣當地產業結構和企業實際需求。(市委金融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辦實事︱網友反映景區商鋪亂堆放 豐都:迅速整改
- 人民網重慶8月10日電 (陳琦)“景區大門是代表一個景區的形象標志,可是有商戶在此堆放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建議相關部門維護景區環境形象。”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對豐都縣雪玉洞景區“美中不足”的現象提出建議,獲得當地旅游部門迅速整改。…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