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聯通探索AI應用城市“智治”新模式

在重慶高新區西永街道,一條“醫保補助如何辦理”的微信詢問,幾秒內便得到准確回復。這條回復並非來自值班人員,而是由AI網格員“小西”自動生成。類似的智能應用,正逐步融入市民生活。
近年來,重慶聯通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基層治理,推動公共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市民通過微信即可咨詢政策、辦理事項或反饋問題,AI技術在社區與街道的日常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全天候智能解答
在重慶聯通的技術支持下,重慶高新區西永街道首創微信端智能網格系統,依托“聯通雲×DeepSeek大模型”,實現全天候響應。系統能夠處理醫保報銷、獨生子女補助、水電繳費等11大類、400余項民生事項。
例如,居民輸入“殘疾人補貼申請條件”,系統會自動抓取政策文件關鍵條款,生成簡潔明了的分步驟指引﹔如果“小西”遇到了補交材料等比較復雜的需求,會實時轉派至“一體化治理智治平台”人工跟進,確保問題得到解決。
社群聯動服務平台。重慶聯通供圖
西永街道負責人介紹,用上AI解答高頻問題后,復雜事件平均處理時長縮短60%。
政民互動更順暢
為優化城市管理服務,重慶聯通與市城管局聯合推出“城市管理惠民互動智能體”。該平台整合百余項管理制度和政策文件,既能提供政策咨詢,又能受理市民訴求,做到了“疑問秒回、訴求直達”。有效破解了傳統城市管理中政策傳遞的壁壘,推動了政民互動。
市民可通過小程序拍照上報市容環境、道路破損等問題,系統會自動識別並派發至相關部門。此前,有市民凌晨反映人行道被商戶破壞侵佔,當天一早便完成核查、修復和整改,並將結果反饋至反映人微信。投訴公示界面顯示,這個涉及多個部門、共12個流程的事件,僅耗費一天多的時間就順利結案。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路徑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現代化新重慶建設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重慶聯通搶抓“數字重慶”建設機遇,依托一系列數字化載體,持續打造了一批數字化場景應用,讓AI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參與城市建設的大小事,加速城市治理邁向“智治”,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通過“AI網格員+城市管理智能體”雙軌並進,重慶聯通為全國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提供了“聯通方案”。“AI不僅是工具,更是治理體系的‘新質生產力’。”重慶聯通相關人員介紹,“我們正推動技術從‘單點賦能’轉向‘系統重構’,助力重慶探索千萬級人口城市治理新路徑。”
重慶聯通將繼續以“技術+機制”雙輪驅動,將AI深度嵌入基層場景,通過“大小模型協同”技術體系和“市-區-街道”三級聯動機制,實現治理能力的縱深突破,為超大城市治理注入新動能。(畢冉、田燃、魚競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