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警方緊急預警 機票退改簽多人上當

“女士,您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延誤,請立即操作理賠!”一個看似貼心的客服電話,卻讓市民林某瞬間損失數萬元——隻因下載了對方指定的“航信通”App,並透露了驗証碼。近期,機票退改簽詐騙案件頻發,重慶已有多人受騙。昨日,重慶警方緊急發布“機票退改簽”騙局預警,提醒市民警惕“退改簽”詐騙的新套路。
“客服”來電 他被轉走1.7萬元
“您預訂的航班由於受到惡劣天氣狀況的影響,不得不遺憾地通知您航班將出現延誤。為了盡可能減少對您行程的干擾,我們特別提供免費改簽服務,並且您還可以獲得300元人民幣的延誤補償……”8月3日,北碚區的居民崔先生接到了這樣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自稱是“中國民航客服”,語氣誠懇地告知崔先生,他近期所購買的飛機票因不可抗力的天氣因素導致延誤,需要進行改簽手續。
崔先生在聽到這一消息后,並未產生過多的疑慮,便順從地按照電話中“客服”人員的指示,下載了一款指定的App,並開啟了屏幕共享功能。緊接著,他又根據“客服”的引導,登錄了一個對方聲稱是“官方退票網站”的網頁。在這個過程中,“客服”以“為了確保改簽流程的順利進行,需要核對您的賬戶信息”為由,要求崔先生展示其銀行賬戶的相關信息。在獲取了崔先生的初步信任后,“客服”又巧妙地誘騙崔先生透露了其賬戶的支付密碼。毫無戒心的崔先生按照“客服”的一系列要求進行了操作,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系列操作最終導致他賬戶中的1.7萬元被不法分子轉走。意識到自己可能遭遇詐騙后,崔先生立即向北碚區公安分局報案,尋求警方的幫助。
“女士,您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延誤,請立即操作理賠!”一個看似貼心的客服電話,卻讓重慶渝北區市民林某瞬間損失數萬元。今年7月,林某接到自稱是某航空公司的電話,告知其航班因機械故障延誤,可申請理賠。林某在對方引導下下載了名為“航信通”的App,並通過該App在各大銀行App上申請通過企業收款,將收到的驗証碼發送給對方。最終,對方利用驗証碼將林某銀行卡中的數萬元余額轉走。
8月初,渝北區市民郭某接到自稱是某航空公司的電話,告知其航班延誤,可申請理賠。郭某信以為真,進入對方提供的網址后申請理賠但未成功。隨后,郭某下載了陌生App,並按照對方引導打開微信及銀行App,隨即卡上金額被轉走。
北碚區公安分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每年的暑期都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機票的退改簽需求也隨之大幅增加。正因如此,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機將目光投向了這一領域,利用人們急於處理退改簽事宜的心理,精心策劃各種詐騙陷阱,企圖從中牟取不義之財。
差一秒輸驗証碼
3萬元保住了
“以前總笑話別人,沒想到自己也遇到了詐騙,還沒有及時辨別出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我剛剛綁定的卡上有3萬余元,要是真的把驗証碼輸了,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近日,險些遭遇“機票退改簽”騙局的吳先生在江津區公安局聖泉派出所連連道謝。回想起就在他准備將驗証碼發給騙子的千鈞一發之際,民警的勸阻電話及時響起,成功保住了他卡內的3萬元血汗錢。
事發當天,吳先生接到一個自稱航空公司客服的退票電話。“客服給我打電話,說因為飛機有故障了起飛不了,補償我300塊錢延誤費,再給我把機票改簽,讓我下載一個軟件之后教我在網上操作,退到我的銀行卡上。”吳先生初聽航班取消很是失望,但聽說“航空公司”要給自己補貼300元,吳先生雖有疑惑,但想想也是情理當中。
放下防備之心的吳先生就這樣在對方的誘導下,提供了自己的銀行卡號。接著,對方又讓吳先生下載一款共享手機屏幕的App,並將吳先生加入某社交軟件的群聊。隨后,對方讓吳先生將收到的驗証碼發到群聊裡。吳先生的手指已經懸在發送鍵上方,正准備告訴對方驗証碼時,派出所民警的勸阻電話及短信及時趕到。
經了解,吳先生准備到外地旅游,提前預訂了航班,當天接到“客服”電話說飛機故障改簽,要求其按照提示操作進行改簽。隨后,吳先生撥打了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電話確認了航班是正常起飛的,也最終確認是真的接到詐騙電話了。“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差一點那3萬塊錢就沒了!”吳先生心有余悸地再次向民警表達感激。正是民警在最后關頭按下了“停止鍵”,避免了他的財產損失。
理賠變詐騙
警方揭秘“退改簽”套路
這段時間,機票退改簽詐騙呈現高發態勢,被騙案例很多。今年7月,重慶市民林某接到自稱某航空公司的電話,被告知航班延誤可理賠。林某在對方引導下下載了“航信通”App,並在各大銀行App操作“企業收款”,將收到的驗証碼發送給對方,銀行卡余額隨即被轉走。
無獨有偶,今年8月,渝北區市民郭某接到類似“航班延誤理賠”電話,在對方提供的網址申請理賠未果后,下載了指定APP並按引導操作微信及銀行App,卡內資金也瞬間消失。“‘機票退改簽’類詐騙往往抓住旅客出行前行程變動的緊張心理和‘退款補償’的誘惑。”渝北區公安刑偵支隊相關負責人強調,近期案件顯示詐騙手段升級,呈現利用App和屏幕共享實時套取信息的新特點。詐騙分子首先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詳細的航班訂票信息(姓名、身份証號、航班時間等),在臨行前冒充航司客服致電或發短信,利用精准信息騙取信任。
隨后,謊稱因機械故障或天氣原因航班延誤/取消,需改簽/退票並主動提出賠償,誘導受害人下載指定視頻會議App(用於屏幕共享)或不明軟件(如“航信通”)。最關鍵的一步是,詐騙分子以“驗証賬戶安全”“確保理賠通道”等借口,誘騙受害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通過實時窺屏,直接竊取受害人輸入的銀行卡號、密碼,特別是至關重要的手機驗証碼,瞬間轉走資金。
明明要退錢,錢怎麼就被騙走了?核心就是屏幕共享讓騙子如同“現場直播”般看到了驗証碼!重慶警方緊急提醒市民,請務必通過航空公司官網、App等官方渠道訂購機票,避免信息泄露﹔接到退改簽電話或短信,務必通過官方客服電話或App自行核實,切勿輕信對方提供的鏈接或聯系方式﹔牢記任何理賠都無需下載不明App或開啟屏幕共享!這是識別新套路的關鍵﹔銀行驗証碼等同於取款密碼,任何索要驗証碼的都是詐騙!正規退改簽退款會原路返回,絕不會要求先支付費用、轉賬或刷流水。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立即保存証據並撥打110報警。
熱 評
警惕“溫情陷阱”背后的黑手
暑期本是出行旺季,機票退改簽需求激增,卻成了詐騙分子“狩獵”的黃金時機。全國多地接連曝出的機票退改簽詐騙案件警示我們:當“客服”的溫情提示遇上精准的個人信息,當便捷的App操作搭上實時的屏幕共享,一場針對旅客錢包的“精准掠奪”可能正在上演。
詐騙分子的套路看似不復雜,卻精准擊中了旅客的心理軟肋。他們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旅客姓名、航班時間等詳細信息,冒充航司客服以“航班延誤理賠”“免費改簽”為誘餌,利用旅客對行程變動的焦慮和對補償的期待,一步步誘導受害者掉入陷阱。
值得警惕的是,這種詐騙手段已形成“技術升級閉環”。過去的釣魚鏈接逐漸被不明App和屏幕共享取代——前者可能植入惡意程序竊取數據,后者讓騙子如同“現場圍觀”般獲取銀行卡密碼、驗証碼等核心信息。這種“互動式詐騙”更具迷惑性,受害者在“客服指導”下的每一步操作,都可能成為資金流失的助推器。而驗証碼作為“最后一道防線”被輕易交出,恰恰暴露了公眾對支付安全認知的盲區。
案件頻發的背后,是個人信息保護的漏洞與防范意識的滯后。詐騙分子能精准報出旅客行程,說明航班信息泄露已形成黑色產業鏈,從購票平台到中介機構,任何環節的管理疏漏都可能成為信息外流的缺口。而部分旅客面對“補償”誘惑時放鬆警惕,對“官方渠道核實”的忽視,更讓詐騙有機可乘。
筑牢防騙防線,需要“個人警惕+多方共治”雙管齊下。對旅客而言,牢記“三不原則”是關鍵:不下載不明App、不開屏幕共享、不發驗証碼,遇退改簽務必通過航司官網或官方客服核實。對航企和平台來說,需強化信息加密管理,切斷數據泄露源頭。對職能部門而言,既要嚴打非法信息販賣,也要加大對不明App的監管力度,從源頭遏制詐騙工具流通。
暑期出行的美好期盼,不應被詐騙陰影籠罩。當我們看清“退改簽理賠”溫情面具下的信息掠奪本質,用理性防范替代僥幸心理,才能讓每一次出行都走得安心、行得放心。畢竟,守護好驗証碼,就是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上游財經-重慶晨報記者 鄭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辦實事︱網友反映景區商鋪亂堆放 豐都:迅速整改
- 人民網重慶8月10日電 (陳琦)“景區大門是代表一個景區的形象標志,可是有商戶在此堆放各種物品,雜亂不堪,建議相關部門維護景區環境形象。”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對豐都縣雪玉洞景區“美中不足”的現象提出建議,獲得當地旅游部門迅速整改。…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