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人大:法治“組合拳”激活營商環境“一池春水”

近年來,北碚區人大常委會緊扣“拼經濟、強產業”主線,瞄准企業發展“痛點”精准發力,以一套環環相扣的“法治組合拳”,讓法治紅利持續轉化為企業發展動能。
“這份十幾年前的老文件終於廢止了,現在跨區經營再也不用重復備案了!”重慶某物流企業負責人的感慨,折射出北碚區人大常委會涉企文件清理的實效。
2024年以來,北碚區人大常委會對86件涉企文件開展“地毯式”審查,清理廢止6件不平等規定,修訂2件不合時宜政策,讓4件過期文件徹底“下崗”,為企業鬆綁減負。
為從源頭杜絕“政策打架”,北碚區人大常委會建立涉企政策“合法性審查”機制,所有新規出台前須過“合規關”。
“既要清舊賬,更要防新麻煩。”北碚區人大監察法制委負責人表示,通過“立改廢釋”全鏈條管理,實現了從“文件減法”到“效能加法”的轉變,政策執行力提升40%。
“以前環保、消防、市場監管輪番上門,現在一次檢查覆蓋多項事項,我們能專心搞生產了。”龍鳳橋街道某機械廠廠長的點贊,印証了執法改革的成效。
北碚區人大常委會連續兩年專題審議行政執法改革,推動建立“法定+賦權+委托”執法新模式,將10個部門執法權整合為5支區級綜合執法隊伍,在17個鎮街組建綜合執法大隊,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
改革后,北碚區級執法隊伍精簡52%,鎮街承接賦權事項40-46項,執法擾企問題同比下降63%。“從‘九龍治水’到‘協同發力’,企業迎來了‘少擾多安’的發展環境。”北碚區司法局負責人說。
“沒想到企業家調解員幾句話就化解了合同糾紛,省去了打官司的麻煩!”在北碚區法院“商事調解中心”,某建材企業負責人對“以商解商”機制贊不絕口。
北碚區人大支持法院首創企業家調解員制度,聘請12名企業代表委員參與商事調解,成功化解糾紛12起,涉案金額257.4萬元,相關經驗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推介。
通過開展司法類案評查,北碚區人大推動法院實行“快慢分道”辦案機制:簡單案件審理時長縮短50%,復雜案件審限內結案率提升至95.99%,8個“雲上共享法庭”讓訴訟成本降低40%。“法治環境就像空氣,清新才能滋養企業成長。”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聚焦產業鏈“鏈長制”,讓法治成為北碚營商環境的核心競爭力。(汪紀梅、賈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疆電入渝”工程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 人民網重慶8月15日電 截至8月15日3時,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單日最大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約佔重慶全市日均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重慶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送變電公司員工在嘉陵江畔開展“疆電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組塔。…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