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重慶頻道>>健康>>動態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識別與診斷:核心症狀與評估標准

2025年08月19日14:56 |
小字號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一種因經歷或目睹極端創傷性事件后產生的持續性精神障礙。這種創傷不僅限於直接威脅個人生命安全的事件,還包括目睹他人受到傷害的情景。

PTSD的臨床表現

PTSD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核心症狀和一般的心理生理表現。

1.核心症狀

創傷性再體驗症狀:患者會反復、不自主地在思維、記憶或夢中重現與創傷相關的情境,甚至在接觸相關情景或線索時,誘發強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這種症狀被稱為“閃回”。

回避和麻木類症狀:患者會對創傷相關刺激產生持續性回避,包括有意識回避(如避免談論與創傷相關的人和事)和無意識回避(如選擇性遺忘創傷事件)。同時,患者可能伴有情感或心理麻木,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感到與外界疏遠隔離。

警覺性增高症狀:創傷事件后,患者會高度警覺,尋找環境中的威脅性信息,對微小變化產生過度反應,如陌生人進入房間或門窗響動。這種反應在安穩情境中屬於病理性警覺,影響社會功能。

2.一般心理生理表現

心理反應:

抑郁:幾乎所有PTSD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狀,嚴重者可能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焦慮:患者常伴有緊張、心煩等焦慮情緒。

恐懼:害怕類似創傷事件再次發生,產生異常恐懼反應。

激越和興奮:經歷創傷后,患者可能伴有憤怒、易怒或過度興奮,甚至出現沖動攻擊行為。

敵意感:患者敏感性、警覺性和防御性增高,以敵意懷疑的態度對待他人和事物。

生理反應:

患者可能出現心血管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神經系統症狀(如頭暈、頭痛)和泌尿系統症狀(如尿頻)等。還有不少患者伴有睡眠障礙,表現為反復噩夢和失眠。

PTSD的診斷

PTSD的診斷標准參考《國際疾病分類》(ICD-10)和《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診斷PTSD需同時滿足以下幾點:

暴露於創傷性事件﹔存在事件后侵入性症狀﹔回避創傷相關刺激﹔認知和心境的負性改變﹔警覺性和敏感性明顯提高。上述症狀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后的數天至半年內反復出現,並持續1個月以上。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表示,PTSD的診斷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專業的心理評估。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上述症狀,並持續超過一個月,建議盡早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早期識別與干預能顯著改善預后,幫助患者更好地回歸正常生活。(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責編:陳易、劉政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