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的識別與診斷:核心症狀與評估標准

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是一種因經歷或目睹極端創傷性事件后產生的持續性精神障礙。這種創傷不僅限於直接威脅個人生命安全的事件,還包括目睹他人受到傷害的情景。
PTSD的臨床表現
PTSD的主要臨床表現包括核心症狀和一般的心理生理表現。
1.核心症狀
創傷性再體驗症狀:患者會反復、不自主地在思維、記憶或夢中重現與創傷相關的情境,甚至在接觸相關情景或線索時,誘發強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這種症狀被稱為“閃回”。
回避和麻木類症狀:患者會對創傷相關刺激產生持續性回避,包括有意識回避(如避免談論與創傷相關的人和事)和無意識回避(如選擇性遺忘創傷事件)。同時,患者可能伴有情感或心理麻木,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感到與外界疏遠隔離。
警覺性增高症狀:創傷事件后,患者會高度警覺,尋找環境中的威脅性信息,對微小變化產生過度反應,如陌生人進入房間或門窗響動。這種反應在安穩情境中屬於病理性警覺,影響社會功能。
2.一般心理生理表現
心理反應:
抑郁:幾乎所有PTSD患者都伴有抑郁症狀,嚴重者可能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焦慮:患者常伴有緊張、心煩等焦慮情緒。
恐懼:害怕類似創傷事件再次發生,產生異常恐懼反應。
激越和興奮:經歷創傷后,患者可能伴有憤怒、易怒或過度興奮,甚至出現沖動攻擊行為。
敵意感:患者敏感性、警覺性和防御性增高,以敵意懷疑的態度對待他人和事物。
生理反應:
患者可能出現心血管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加快、消化道反應(如惡心、嘔吐)、神經系統症狀(如頭暈、頭痛)和泌尿系統症狀(如尿頻)等。還有不少患者伴有睡眠障礙,表現為反復噩夢和失眠。
PTSD的診斷
PTSD的診斷標准參考《國際疾病分類》(ICD-10)和《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診斷PTSD需同時滿足以下幾點:
暴露於創傷性事件﹔存在事件后侵入性症狀﹔回避創傷相關刺激﹔認知和心境的負性改變﹔警覺性和敏感性明顯提高。上述症狀在創傷性事件發生后的數天至半年內反復出現,並持續1個月以上。
重慶優眠醫學中心總院長蒙華慶表示,PTSD的診斷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和專業的心理評估。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上述症狀,並持續超過一個月,建議盡早尋求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的幫助。早期識別與干預能顯著改善預后,幫助患者更好地回歸正常生活。(重慶優眠醫學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本網專稿
- “疆電入渝”工程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
- 人民網重慶8月15日電 截至8月15日3時,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工程)自6月10日投運以來,累計輸送電量突破50億千瓦時,單日最大輸送電量近1億千瓦時,約佔重慶全市日均用電量的五分之一,為重慶能源保供和綠色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重慶送變電公司員工在嘉陵江畔開展“疆電入渝”工程受端500千伏配套工程(二期)跨江組塔。…
- 評論
- 關注